2006年5月22日星期一

故園幽夢 vs 瘋狂小鎮




在一個星期內看了兩齣演藝學學生們的演出,分別是法國劇作家韋德奇 (Roger Vitrac) 的《瘋狂小鎮》(Le Sabre de Mon Pere) 及英國劇作家湯姆‧史托柏 (Tom Stoppard) 的《故園幽夢》(Arcadia)。

先說在5月13日看的《瘋狂小鎮》。打著法國五月的旗號, 再加上一個法籍導演, 我原本是對這齣戲有期待的。可是, 一邊看一邊有點不是味兒, 身體在座椅內不斷向下滑。這戲沒中場休息可是明智之舉。

同學們是落力演出, 但製作就仍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我認為是這個客席法國導演的問題。這個戲我是期望看到一個熱鬧瘋狂,色彩繽紛的演出,現時無論佈景設計,整體節奏的掌握,相信都未能達到原劇本的要求。是有點可惜。導演在場刊中說:『他 (編劇)利用喜劇元素隱藏著悲劇元素,因此戲劇成份很快便變得滑稽,利用幽默把情感包起來,就好像用手帕去收起眼淚。』可是,我看不到這些元素在劇內展示呢。

同是由演藝學院同學的演出,5月19日看的《故園幽夢》便使我有驚喜。

其實一直對演藝學院的校內演出都是抱著較寬鬆的態度,因知道這多會是同學門的習作,故主要是看劇本的文字/翻譯,設計師怎樣展現劇本的神粹,和整體的演出。儘管這次演出不過不失,湯姆‧史托柏的劇本卻實在出色。當中討論了很多關於從事科學/文學研究的問題,劇本玩很多文字遊戲。我雖然對甚麼費馬定理 (Fermat),牛頓定律等公式一慨不曉,但劇中討論有關學術的追求和研究,角色對文學歷史的熱忱,卻感到有趣。這戲就是演了頭尾差不多3個半小時,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很希望找劇本來看一看呢。

套用場刊內導演的話:『我們都有求知慾才最重要,否則我們離開人世就和我們出生一樣,毫無長進....如果答案就在書背,我可以等,但是這樣等很辛苦呢。我寧願努力去尋找,即使明知最後註定失敗。』

【《瘋狂小鎮》13.5.2006 7.30pm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院 / 《故園幽夢》19.5.2006 7.45pm 香港演藝學院實驗劇場,   香港演藝學院製作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