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

2006年大事回顧




還在整理2006年看過的戲的資料,也打算補寫一些我覺得好的戲,以選出我心中的十大,並為香港舞台劇獎的投票作出準備。

明人不做暗事,既然有劇場人士時常到訪,或許是時候說清楚。乜婆婆雖然是個觀眾,卻是【香港戲劇協會】的個人會員,有機會投票選香港舞台劇獎的獎項 。參與這個選舉已有幾年,我在撰文談談有關舞台劇獎的一些事,好讓有興趣的朋友知多點。

因早前積存大量資料未整理,無論十大或有關選舉制度的文章還需時完成。今天是大除夕,見有好些卜友做年結,也讓我來做個有關看劇和寫卜的回顧,並展望將來。

有關劇場:

*  2006年共看了 70多齣本地製作的劇場演出 (只是數票尾,有些場次上演兩齣戲)。這個數目較去年還多。這幾年不斷說要減產 (目的為節省開支),仍是做不到。來年真的要精挑細選一點。

* 上半年我看的戲劇可看【2006年我最喜愛的舞台劇1月6月】,下半年看了很有感覺卻未有機會寫的戲包括【香港話劇團】的《盲流感》和《德齡與慈禧》、【眾劇團】的《推銷員之死》、【培正中學】的《震動心弦》、【樹寧‧現在式單位】與【7A班】合作的《飆‧櫻桃園》、【樹寧‧現在式單位】的《亞伯拉罕的眼淚》、【新域劇團】的《大汗推拿》和《南方的夜特別長》。來年希望可以做個季選。

* 牛棚劇季的戲叫我又愛又恨。牛棚離我家實在很遠,交通又不方便,但上演的戲,卻一直叫我動容。這次劇季的幾齣戲我都很喜歡。來年希望她們能繼續努力,我仍會支持。

*  終於看了龍劍笙和梅雪詩的《帝女花》。這是我第一次現場看粵劇。一直很想現場看一次足本粵劇演出,尤其是近年有粵劇人士鼓吹引入現代劇場技術 (如舞台設計/燈光等) 來製作粵劇,總覺得會很吸引。我當然看得很開心。正在看任白的電影版,稍後會寫篇卜談談這齣好戲。 據聞每年天后誕,梅雪詩為答謝南丫島居民,會以慶鳳鳴班底連演數天神功戲。明年希望到南丫島看大戲 (喂喂,你呀,你記住叫埋我去睇呀!)。


有關寫卜:

* 由2月11日開始,這裡共寫了159篇網誌,除了【生活】、【雜談】和【好連結】內的19篇網誌,在其他類別的 140 篇都是和劇場有關的文字 (雖然有些是舊文,有些是推介式的文字),實在想不到會寫了那麼多 (還有好些在草稿閘內已發了霉的網誌,如《達明》,《莎翁》,《臥虎藏龍》等等)。來年希望可以把它們完成,也希望每齣看過的戲都能寫篇網誌。

* 截至今天,有109個卜友訂閱了我的網誌 (我也不知道是多是少)。只想多謝有訂閱我網誌的朋友們。我有到某些朋友處看看,只是很少留言吧了。不知你訂閱我網誌的目的為何,若是希望婆婆來你處以增加你的瀏覽率的話,那對不起,要叫你失望了,我不是時常走動的人,看卜的時間也不多。若你是喜歡我寫的文字/介紹的戲,我非常多謝你。只想說,我仍會盡量探望大家,若看到文章有話想說,定當在你處留下腳毛,有留言/回應我也盡力回覆。來年希望你能繼續支持,我也會介紹多些戲給大家看。

* 寫了九個月,意外收獲是與某些卜友 (無論是看劇的或是不看劇的) 建立了友誼,像我這般懶散很少巡卜出卜的人,實在無以為報,只能說一聲:謝謝 !多謝你們的支持和鼓勵。來年希望能與大家繼續這段網內/外的友誼。


希望大家有個開心的大除夕。祝各位卜友:

   新年進步,身體健康,開心愉快,心想事成

2006年12月29日星期五

沒有上網的日子,你做了些甚麼?

台灣南部的一場地震,影響到網絡大癱瘓。婆婆用的正是最受影響的網絡商,26號即晚已經上不到網。最初是有點困擾,嘗試了一會兒,便放棄了。

在家兩天上不到網,妹妹妹夫婦剛巧這兩天到訪,妹夫覺得不方便,我說也無不可,沒有得上網可以看書,看影碟,又或是出外到公園走走。結果,這個假期,婆婆是過得挺開心寫意。

28號我開始上班,寫字樓用不同的網絡商,反而上到網。查看這兩天的電郵,讀到一位在港的好友寫電郵問家在台北的好友是否受到影響,還囑咐她務必回覆電郵。我不禁覺得好笑:若真是擔心,為何不打電話呀?我也是兩天後才見到這個電郵呢!雖然好友不久已回覆沒有受到影響,我心想,要是兩天內她也看不到在台北好友的回覆,她會怎麼做呢?

記得小時候婆婆很喜歡和小友煲電話粥,常被母親大人投訴霸佔電話太久。今天,友人讀中一的女兒在家是用YM/MSN和同學們溝通,同一時間可以和多個同學討論功課,或談天說地,一「說」多個小時。

婆婆也有與朋友/卜友YM/MSN談天。有些朋友/網友身處海外,以此談話確是可以省回一筆。但若你問我,經過這年來的經驗,坦白說,婆婆是不大喜歡那同一時間和多人說話的談話方式。總覺得會顧此失彼,溝通也缺乏誠意,太多人一起談話,我甚至有時應接不暇。碰巧因身體問題要早睡,有一陣子,我索性不上線。

昨天吃午飯時瀏覽卜友的網誌,見到不少網友幾經辛苦才能上網留言或登入網站 (婆婆也是),看著看著,又開始想到一大堆問題:

* 時常說互聯網/服務電子化怎麼棒,在神化了這個虛擬世界之餘,我們是否被網絡牽著了鼻子走?一旦有意外發生,損失會否更加嚴重?

* 沒有得上網,是否覺得生活少了個依靠,不懂得怎樣打發時間?

* 不認識的卜友還說得過,互相認識的朋友,談話為甚麼要在網上,而不是面對面或是用電話交談?

* 你有否每天和父母兄弟姊妹子女說早/午/晚安?你最近有沒有關心過他/她們的情況?

* 卜友是否真實的存在?他/她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一個網主塑造的形像?還是一個在滿足你自我投射欲望的人?

* 為甚麼要寫卜?是為抒發心中感受?是想尋開心?是因為生活苦悶寂寞?是享受與人分享的樂趣?是希望找到別人認同?是想學習別人的知識? 是想藉此結識多些朋友?是享受那種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被簇擁著的虛榮和優越感?

* 為甚麼要在別人的網誌回應留言?是有感而發?是為了分享你的觀點?是讓網主知道你曾出現過?是希望對方也來你處看看?有否試過看了文章卻沒有話要說?那可否只看文章而不留言?有否試過為了留言而留言?

* 你與卜友的溝通是否只存在於網上?想不想和卜友做朋友?躲在螢光屏後又怎麼做朋友?會否擔心現實中的你與網上的形象相差太遠?

* 你每天花了多少時間在電腦面前?為甚麼不找其他事情來做?是沒有得選擇?還是你不想選擇?

不要誤會婆婆在諷刺/影射些甚麼,也請勿對號入座。以上情況也曾在我身上發生過,適逢網路大擠塞,加上年結,就來個反思吧。

可能這陣子多數只是看文,少留言。這次網路擠塞,被迫沒有得留言也覺得沒有甚麼大不了,反正不用擔心打擾大家禮尚往來。不過,話說回頭,看到卜友探訪留言,還是窩心的:原來還有人記得你,想看你寫的東西呀...將心比己,我還是會久不久在各卜友處答答咀,發發牢騷。

你是否很困難才上到網看到我這篇卜?既然有緣到訪,不給你留言的機會好像有點說不過去吧?就讓我開放這篇的回應欄吧... 噢,又或是剛剛相反,你可以看到這篇卜,卻為怎樣也log-in不到而回應不到在咬牙切齒....無論如何, 謝謝你/妳這年來的支持!

不若你告訴婆婆,過去兩天/未來幾天沒有得上網的日子,你做了/打算做些甚麼?

過去幾天假期,婆婆在吃喝玩樂中渡過。話說有一天到添馬艦玩遊戲,除了玩一些機動遊戲外,當天運氣奇佳,還中了兩個大獎,得了一大一小的啤啤熊,以後在家有熊抱抱了(上圖) 。在摩天輪上俯瞰整個添馬艦遊樂場的景色也不錯 (下兩圖)。

未來幾天不知是否還可以在網上見到大家,就在此祝各位卜友 :

  新年進步,身體健康,開心愉快,事事順利!

2006年12月25日星期一

Love actually is all around



過去的兩天假期,翻看了《真的戀愛了 Love Actually》和看了「灣仔劇團」的《彌敦道兩岸》。

劇友們說在聖誕節重溫 Love Actually 好像成了指定動作。為甚麼?是希望感染戲內那種充滿愛的溫暖氣氛?是希望感受愛給予人的無比勇氣與力量?是好讓意志薄弱的靈魂,對世界已經心灰意冷的人,在這節日內幻想一下奇蹟的發生?Whatever ....  我只知每次看這齣電影,都感覺良好。

很喜歡 Hugh Grant  飾演的英國首相這段開場白:

Whenever I get gloomy with the state of the world, I think about the arrivals gate at Heathrow airport.  General opinion starting to make out that we live in a world of hatred and greed.....But I don't see that.

Seems to me that love is everywhere.  Often it's not particularly dignified or newsworthy but it's always there.  Fathers and sons, mothers and daughters, husbands and wives, boyfriends, girlfriends, old friends.

When the planes hit the Twin Towers, none of the phone calls from people on board were messages of hate or revenge, they were all messages of love.  lf you look for it, I've got a sneaky feeling you'll find that love actually is all around.....

每當我對世局感到沮喪,我就想到希斯路機場的入境閘口。大多數人覺得我們活在一個充斥著醜惡與貪婪的世界裡....我卻不同意。

愛似乎無處不在。雖然她未必會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來臨;但人間總是有情:父子、母女、夫妻、男友、女友、老友。

當飛機撞向美國世貿中心的時候,人們臨終打出的電話,談的不是報服仇恨的說話,而都是愛的字句。假如你肯留意,很可能會發覺,愛,其實是瀰漫在四周..... 【英文是在網上找的原文 (按此看),中文為婆婆翻譯】

看完Love Actually 廿四小時不夠,「灣仔劇團」的《彌敦道兩岸》又給我暖暖的,人間有情的感覺。

戲由周淑屏的同名小說,經鄭國偉改編搬上舞台。看完戲便有衝動看看小說。故事是以周自身的家事作藍本,很地道的故事:以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為背景,寡母婆養著四個女兒,與姑拉在天台鐵皮屋居住,生活清苦。寡母婆嬌美動人內剛外柔,姑拉卻細心純樸,持家有道,兩女同時戀上一男。窮等人家,談戀愛也變成奢侈品。結局雖有點唏噓無奈,但劇中那無私的愛,卻令我在離開劇院時,心裡填得滿滿的。

導演何偉龍在場刊的問題,時常在腦內盤旋:『在世上,處處為人著想,凡事先顧別人,後想自己,這種價值觀已落後?冷寞是「潮」?自我是「IN」?夫妻無情,父子無義,是理所當然?尊師重道是過份之想?細水長流已經是沒有可能的事?全皆因「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喜歡這戲並非因為她懷舊,是喜歡她道出了那種默默付出,無私的愛,是多麼的偉大。就如 Love Actually 上面的開場白所說:愛,確然是瀰漫在四周,是存在於人際的不同關係裡。這世上已經太多慘事,既然恨與愛都要同樣花氣力,與其費勁去恨,倒不如花多點時間來愛。而除了男女之愛,這世上還有很多人與事,可以體現到愛,在舊世界裡可以發生的事,今時今日仍可以上演。

這戲的女主角之一梁翠珊去年獲得第十五屆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按此看相關網誌】。她確然演得絲絲入扣。另一女角換了鄭至芝,我覺得她很切合角色的性格 (聽說鄭演得較上回的女角嬌美呢 !! )。老戲骨葉進與覃美恩只是少少戲份,但每段戲都能緊扣我的心,看得我熱淚盈眶。還有五歲半的陳靖琳,她唸對白清晰,戲的節奏捉得緊湊,實在是明日之星。

可能是節日關係,昨天所見,觀眾不到五成。監製龔小玲也說各場還有很多戲票。有好戲卻沒有觀眾,真可惜。

若你想過一個暖暖的節日,不妨進場看看。

廣告時間:《彌敦道兩岸》會演至十二月二十八日。劇團歡迎你在這個普世歡騰的節日裡,與他們一起在劇院裡感受一下愛在人間的溫暖感覺。
23-26.12.2006 3pm  / 23, 26-28.12.2006  8 pm 
$140/$110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彩虹地鐵隔鄰】

【灣仔劇團】網頁:http://www.wanchaitheatre.com/演出資料
節目查詢:8201  2989 【劇團】     城市電腦售票:2734  9009

【《彌敦道兩岸》  灣仔劇團     24.12.2006   3pm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


2006年12月17日星期日

無心‧無聲‧無痛



「碰... 碰... 碰... 碰... 碰... 碰... 」那聲響有點像風聲呼呼,有點像心跳聲,又有點像鼓聲。一下一下地,挺有節奏的。

肯定鬧鐘沒有響過。

我睡眼惺忪地望了床頭的鬧鐘一眼。五時三十分。

那聲響隨著意識逐漸清明而漸漸擴大。

翻了一個身,我擁著毛毯,希望再多睡一會。

那聲響卻越來越清晰。我開始聽不到床頭鬧鐘的滴答聲。想心呼吸一下,以減低那聲音。該死,又鼻塞。

「哼,我偏不起床,我要睡多點呀 !!」心裡大叫,有點孩子氣的執拗。眼尾瞟了一眼窗簾。冬天了,窗簾外仍是黑漆漆的。

我突然像個遇溺者,很想抓點甚麼來填滿腦袋,以便對抗那聲響。但身體卻又懶懶的不願起來,因為很想逃避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對,很矛盾,心既是動了,明知會失望,還是要試,還是要說出來,沒有轉彎後悔的餘地。

我又想起兩個字:犯賤。想到這處,心裡又大叫:「 別想他別想他別想他別想他....」

我努力把那頻道調較到別處。

俊肖的醫生突然出現我面前:「.... 做了那麼多檢驗,我們沒有發現你身體有任何異常的地方呢。」 我望著報告上的 N.S.A.D,No Significant Abnormality Detected,果真是無異常發現!

「怎麼?醫生,那一個正常人怎麼會聽到聲音的?」

「我剛不是說,沒有任何異常的地方?況且,我們上次把你左右耳的聲響放大了,不是證實了這聲響兩隻耳朵也聽到嗎?只是左面聲音的頻率很低很低,不用儀器一般是聽不到。我們估計,你聽到的應是耳背那血管流動的聲響吧....腦部那些照片顯示,你有條血管很近耳背後地方。」醫生指著那黑白膠片的某處。

「... 我明白,你剛說了... 那應怎麼醫治才是最重要?」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做個手術,割了你耳背那條血管....」看到我瞪大了眼睛,醫生急不及待地說:「不過,我們也無法完全證實,是否那條血管做成你耳鳴的完因,當然不會貿然動手術,給你割那條血管吧...」

「那我應該怎麼辦?」

「唔,可否晚上播點音樂?又或是開收音機來蓋過那聲響,好使你容易點入睡?」 他媽的,這是做醫生說的話嗎?

「唉... 醫生,你有沒有聽我說清楚?晚上也罷了,我可以令自己倦極入睡。在清晨時份,半夢半醒間,原本可以起身去完廁所再睡過的時候,現時像多了個鬧鐘在腦內,它到時到候叫醒你。你倒教教我早上怎麼可以睡得久一點?我已沒有睡好覺多時了... 其實,我是否有精神病?可否當精神病來醫?」

「不是呢,我們都聽到那放大了那聲響。況且,心理測驗說你很正常嘛......」

「冷... 冷... 冷... 冷... 冷... 冷... 」這次是鬧鐘。

打斷了片段。看一看鐘,七時正。這麼胡思亂想就過了個半小時?

又再想起了林冰。那個獨居的女作家,在家中浴室死了幾天後,才被朋友發現。

不知我若有意外,死了要多少天才會被人發現倒斃家中呢?要多久才有人找我?又要多久,才會有人發現尋不著我,而登門造訪?

幾小時?幾天?幾個月?

會是家人發現先,還是朋友發現?又或會是公司同事發現?... 我最想誰發現?

「或許會他會給我回覆呢?」又心思思的給自己一點盼望。

再一看鬧鐘,八時十分。聲音仍在。決定起床梳洗,吃了早點,放了點音樂令自己鬆弛神經。

終於還是開了電話。「你沒有新的訊息。」仍是之前的留言。

記起他不喜歡打電話 ...  又坐到電腦面前。

沒有一點音訊。

「為何要這樣?不是說過可以和前度女友做回朋友嗎?我還只是你的朋友吧... 不想說的也說了,就變成鬼魅般自說自話,那般可怕嗎?我做錯了甚麼嗎?」開始自言自語起來。

呆呆的坐在電腦前面,拿著手機,剎時間失敗感,失落感,自卑感,無奈感 ... 全部跑了出來。

無欲便無求,可是當欲念一被燃燒起來,卻得不到回應,竟是那麼的痛苦,那麼的失望。這一刻,只想回到從前那心不動,意不亂的時光....

那聲響越來越大,視線又開始模糊起來。

【 《4.48 精神異常》《渴求》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16.12.2006  8pm   牛棚劇場】

後記:看了Sarah Kane 《4.48 精神異常》《渴求》 這兩齣戲,我突然很想寫這個故事。引用的網誌是有關她的一些資料和這兩個故事的內容。

莎拉肯恩‧4.48精神異常‧渴求



昨晚在牛棚看了「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兩齣戲《4.48 精神異常》和《渴求》。回家路途上一邊回想那富詩意的台詞裡澎湃的力量,一邊看場刊有關的介紹。到家後又在網上瀏覽了一些這個女作家的種種和一些劇場人士寫有關的網頁。終於倦極才睡。

很想為大家介紹這位只活了28年,卻對「生死愛恨」這些題目有透徹的感受,所寫的文字充滿詩意的女作家莎拉‧肯恩 (Sarah Kane) 。

看了眾多資料,還是覺得由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學戲劇研究所博士生) 所寫的《愛的浪漫與殘酷─莎拉‧肯恩的浪漫主義》扼要地敘述了這個女作家的種種,也說了《4.48 精神異常》和《渴求》給我的感覺。特把原文節錄在下面。

『莎拉肯恩出生於書香之家,父親是《每日明鏡》 (Daily Mirror)的記者,母親是教師,雙親對基督的信仰十分虔誠,她曾坦述,「我幼年的主要讀物是《聖經》,《聖經》中處處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暴力──強暴,斷手支足、戰爭、鼠疫所在多有。」這些聖經的受難圖像,在其前三部作品《炸毀》、《費達之愛》(Phaedra's Love, 1996)及《肅清》(Cleansed, 1998) 中處處有跡可尋。然而在這些性與暴力的表象背後,是對愛情「Love me, or kill me」(摘自《肅清》) 的執著,是探討愛的浪漫與殘酷僅一絲之隔,是毫不妥協地揭去人的偽善面具、暴露人與人之間的彼此操控、背叛與依賴,最終更是與歐洲傳統思想一脈相承的理念──尋求真理。其筆下的人物不管多壞,卻絲毫不加掩飾自己的撒旦面孔,甚至自嘲自諷,惡而不失其真。莎拉肯恩指出:「也許我創造的所有人物或多或少都很浪漫。我相信,虛無主義是浪漫的極端形式,也許正因如此,我的作品總是被誤解。我想,我是個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

然而,我們對莎拉肯恩的個人浪漫所知甚少,只知道她偏愛女人,以及寫《肅清》一劇時,正處於熱戀之中。繼《肅清》之後,她以假名Marie Kelvedon推出《渴求》 (Crave, 1998),並杜撰作者生平,以擺脫「暴力莎拉肯恩」的陰影。此劇一掃之前的寫實風格,既沒有場景、時間,也沒有情節、分場,僅以A、B、C、M指稱四人,說是四個人,不如說是四個聲音來得貼切。因為,他們不具有身份、性別、也沒有行動,只有聲音。似乎只要一旦停止說話,他們的存在便會消失。四個聲音以平行線行進,擺盪在對話與喃喃自語之間,有時又結合為一體,猶如思想的碎片,他們天馬行空地述說孤寂、疾病、墮胎、強暴與童年的傷痕,渴望被愛,被保護,卻在尋覓中絕望、求死以為解脫。儘管這些詞句沒有一定的連貫性,然而,卻都顯現了愛的渴求對自我個體的深刻影響。因此,這四個聲音常被視為來自同一個人內心不同的心理層次。從此視角切入,此劇似乎不言而喻地透露,自我在愛的極度渴望與落空中被撕裂粉碎。" Only love can save me and love destroyed me."(摘自《渴求》)儼然是莎拉肯恩靈魂深處的呼喊。

在舞台上,這些殘碎的字句擁有令人驚異的音樂節奏,四個聲音宛如一曲四重唱,傳遞繁複的意象,層層疊疊,猶如一首抒情詩。貝克特、莎士比亞與 T.S. Eliot 的影子浮現其中。1998年,這部作品在愛丁堡藝術節由Traverse Theatre以兩男兩女推出首演,得到觀眾熱烈的迴響,但在此時,莎拉肯恩卻因精神崩潰,進入精神病院療養,令人難以置信,這位幽默風趣的年輕女作家長期患有憂鬱症。她曾坦言:「我並不認為憂鬱、沮喪是不健康的,對我而言,這顯示了妳對周遭環境與現實的全然感知。也許,除非將自己的感知能力鈍化到某種程度,不然,便無法在病態的社會保持健康。安東尼.亞陶(Antonio Artaud) 便是最好的例子。要不瘋狂死去,便是病著賴活。什麼是真正的瘋狂」顯然,她選擇了前者。

《4.48精神異常》是她在最後的生命歷程寫成,深受沮喪之苦的她總是在凌晨四時四十八分醒來,黎明之前的黑暗,是思緒最清明,卻也最令人無所遁逃而感到瘋狂的時刻。一如《渴求》,《4.48》捨棄了所有場景,故事情節,甚至更進一步拋卻了角色。於是,我們所讀到的是斷簡殘篇式的獨白,對話以及一些神秘的數字,至於,是誰在說話?是一個、兩個還是三個人在對話?都無從得知。角色的空白使語言回到它的本質,也給予導演極大的挑戰與自由。一些對話中,可明顯看出是病人與醫師的關係,然而,被倏然截斷的對話,使一切溝通前功盡棄,患者不斷地回到被隔絕的孤寂境地。詩意的獨白傳遞著孤獨絕望、恐懼、毫無出路、厭世與無救的自殺幻想。當中,卻又不乏其慣有的黑色幽默──「我夢見去找醫生,她告訴我,我只剩八分鐘可活,而我已在他媽的等候室虛度了半個小時。(摘自此劇)

凌晨四點四十八分,在曙光來臨之前,莎拉肯恩將自殺視為唯一的出路,視死亡為幸福的時刻,似乎意識到死亡並非終結,而是生命的開端,她以「請開幕」為此劇,也為自己作結。』【註:原文刊於牛棚劇訊冬季第一期 ( 按這裡看原文 ) 】
這兩齣戲教我回想起這段日子身體上心靈上的種種感覺。雖然婆婆沒有患上抑鬱症,但對死亡著實想了很多。那種痛苦無助的感覺,非筆墨可以形容,想不到有劇作家可以把它展現出來。

伸延閱讀
演員之一馮程程有關這個演出的網誌:http://misquiet.blogspot.com/
周昭倫有關的Sarah Kane 閱讀筆記:http://mikechow.blogs.com/
介紹Sarah Kane 的網頁:http://www.iainfisher.com/kane.html  (相片來源)
The Royal Court Theatre 的網頁:http://www.royalcourttheatre.com/educationpacks.asp
演後座談會嘉賓彭秀慧的相關網誌:【Sarah Kane 一直迴響

【 《4.48 精神異常》《渴求》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16.12.2006  8pm   牛棚劇場】

後記:有卜友埋怨我不准卜友回應網誌。其實婆婆也很想與大家交流談天說地,奈何身體心情仍未全面回復正常運作,故這裡仍只好作有限度開放。待身心完全康服,這裡會再次全面開放。(即係呢,邊個想同婆婆傾多D 偈,就唔該求神拜佛祝我快D 冇事啦... )

2006年12月7日星期四

快樂無罪 Shall We Ha




劇團「三角關係」已是第五年在聖誕節期間演出《快樂無罪》。這次他們似乎沒有大肆宣傳 (我和劇友也是星期日才得知買票)。幸好票房似乎不錯,還已宣佈加場呢。

過往幾年也有看他們這個演出。每年年尾,這個劇就像給香港來個大事回顧。馬志豪,譚國明和徐羨曾這三個年青人 ( ?相對於婆婆吧!) ,就如你的老朋友般,在聖誕期間,與大家聚首一堂,一起談天說地。

所謂大事,包括政治社會民生娛樂。他們以輕鬆幽默的手法,把過去一年開心的,荒謬的,令人落淚的事件,一一展現在你眼前。有時看回某些事件的片段,真的教你哭笑不得。三位演員非常合拍。愛剎他們那些過場錄像,既幽默又貼題,令你會心微笑。

今年發生了甚麼?一邊看一邊暗忖:原來這件事是這一年發生的嗎?

《劇場阿叔》裡惡人先告狀無理取鬧有壓力的阿叔;《死唔斷氣走過谷底重見光明康復者重聚分享會》裡因寫卜而導至離婚的男人,因投資失利而自信心全失的人,因不開心而燒炭自殺的老師;《世界杯在有線》裡一眾只懂要男友遷就你的女朋友;《SPSL》裡 cyber sex 的誘惑;《獅背山》上前食環署殺雞人員與衛生署公眾殮房管理員的同性之戀; 《霍金再次訪港》裡那逐漸康服,心靈意志比會行會走的你去得更高遠的霍金 .....  身為香港人,當中必有一兩件事會觸動你的神經,讓你笑讓你嘆讓你心酸。

笑料的背後,還是有話對觀眾說。今年明顯的多了感性的處理,是因為幾位年青人長大了?還是這五年來,看著香港的轉變,有點唏噓?

多從另一個角度看事物,多點把心中話說出 (是面對面說,不是寫卜寫電郵寫sms 呀!),多些關心了解身邊的人與事,多點動腦筋想想與別人討論 ..... 若果大家都這麼做,這個世界未必會變得更美好,但肯定大家會感到多點快樂,少點抑鬱。 

對!人要有點幽默感,甚麼事也緊張認真,情緒崩得緊緊的,自己辛苦,在旁的人看著也辛苦吧。婆婆我也正在努力學習中 . . . .

不說那麼多,戲還未完,你到現場看看自會明白。

廣告時間:

I. 《快樂無罪 Shall We Ha》
日期/時間/地點/票價:1.12.2006 至 1.1.2007  8.30pm 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


乜按:戲已加場至月底,有些場次已滿,但加場還有飛賣,想過一個開心的假期,快手啦!

II. 《二人餐》(重演)

看到劇團會重演這個戲,由小場走到大場,實在可喜可賀。
日期/時間/地點/票價: 8-10.2.2007   8pm 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即日起於《快樂無罪》 演出期間有優惠訂票。查詢:2574 4968 

乜按:我喜歡這戲。毋用多說,看看我過往寫的兩篇網誌:【味道】和【他喜歡吃印尼炒飯

【《快樂無罪》  「三角關係」  6.12.2006  8.30pm   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

註:對不起,這裡還未可回復正常運作,若對此劇或我寫的東西有意見,請留言或可到下面引用《快樂無罪》  的網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