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音樂。舞蹈」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音樂。舞蹈」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0月4日星期六

二十年



冇諗過張飛會留得咁耐,keep 咗成廿年囉。
你話以前嘅演唱會飛幾靚呢。

2007年9月6日星期四

洞庭十送 (上卷)

連續兩個星期都聽音樂會。

上星期是張學友,今晚卻截然不同,是粵曲演唱會。

第一次在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看粵曲演唱會,最重要的,是乜媽媽有份粉墨登場的演唱會,她唱的就是標題的那首曲目:《洞庭十送(上卷)》。

據乜媽媽說,這些粵曲演唱會,錢都是用在請樂師,通常是曲藝社有份表演的人一起夾份出錢,然後免費派發門票給親朋好友觀看。今晚是「華光協助失明人之友會有限公司」舉辦的《晚間唐小燕好友粵曲演唱會》,樂師和在座的觀眾,都有很多失明人士,門券也是免費派發。我上半場中段才到達,見也有八九成觀眾。

在座的多是老人家,對他們來說,劇場的規則是全用不著的─時常有人說話,有人進出劇院 (往洗手間),有人攝影,劇院的帶位也沒有甚麼反應,也沒有阻止。

既然母親大人在台上,見沒有人阻止,我也不甘後人舉機就影。這可是第一次在演出當中影相,真痛快。


左面的靚太就是乜媽媽,她與黃雪芬女士唱《洞庭十送(上卷)》,是《柳毅傳書》中的一段,任白的戲之一 (是乜媽媽說的,我真的不懂)。黃女士有廿年唱歌經驗,實在有大將之風,歌也唱得好。乜媽媽嘛,以小學四年班已輟學,識字不多, 學戲只有三年的她來說,能依曲譜唱是很了不起的一回事呢。希望她繼續努力吧!



唐淥瑤唱《鴛鴦淚》,很不錯呀。她還擔當司儀。



左面的是唐小燕,她和劉月嫦唱《樓台泣別》。唐女士是整晚唱得最好的一位,她還是失明人士,演唱時不時手按那個架上的凸字曲譜。除了唱歌,她還是樂師的一份子,負責彈琴 (那種中式的琴,不知怎麼稱呼?),那熟練程度完全與正常人無異。



陳棋樽和陳麗麗的《林沖之柳亭餞別》,兩位都唱得很好啊,可惜他們的演出在最後,很多人都嫌夜,走了。問乜媽媽演出的次序怎安排,原來是抽籤的,就是希望公平點,因出得越遲,通常等得久,又可能太夜觀眾已走了。

【《晚間唐小燕好友粵曲演唱會》 華光協助失明人之友會有限公司   5.9.2007  7.15pm  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

2007年9月1日星期六

醉了

今晚,醉了。

醉倒在他的歌聲裡。

一邊感染著他的幸福,一邊享受著他從容的演出。

好嗲啊。

四十六歲的大男人,公然向你撒嬌,呵呵呵,怎能不醉 。

還記得當年三色台的頒獎禮把四大天王喚到台上,宣佈最受歡迎男歌星獎,乜媽媽狂喊黎天王,乜妹妹支持郭天王,獨是我這個張天王die hard 粉絲,雖然心裡很想他獲獎,嘴裡卻不屑地說:受歡迎又怎麼樣,歌唱得不好,還不是偶像一個!(咦,原來我家一直沒有人捧劉天王嘛...)

他唱了二十三年的歌,雖然我不是每隻碟也有買,卻看了他不少演唱會。這次不是最好的,卻是最「冧」 的,最貼心的一次。人大了,心境不同了,感覺也不同了。

可能是世界性巡迴演出的關係,選歌方面不是最耳熟能詳的。雖然他這些年來舞蹈方面已改善了不少,還是最愛他唱慢歌。

演唱會中加插了三十分鐘《如果‧愛》和《雪狼湖》的混合版音樂劇,感呀!



相片來源:http://hk.news.yahoo.com/070818/12/2dvnj.html

二十一年前的學友,雖然出道已很受歡迎,但演唱會還要和呂方一起演出。上面是四十六歲,下面是二十五歲的他。以前的演唱會門票比起現在的有紀念價值得多。



意猶未盡,好想去唱歌添....
找來這隻歌,他今晚沒有唱啊....可惜囉...



【《學友光年世界性巡迴演唱會─香港》  天星娛樂有限公司   31.8.2007  8.15pm  香港體育館】

2007年7月28日星期六

舞台女皇



今天看了一齣關於梅姐的舞台劇。

梅姐是一位我很欣賞的表演者,過往看過不少她在舞台上的表演,今天看戲後,勾起了很多回億。



這是她在2002年的演唱會,那次我也有看。算起來那時她已經抱病在身。

在眾多性感的舞蹈員當中,仍能緊緊吸引著我的視線,女皇即是女皇。

還記得第一次看她是「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演唱會,1988年1月12日。我還留著那張門票,票上印著的是梅姐那雙塗滿眼影的大眼睛。(相機借了給朋友,遲些影幅相給大家看!!)

【相片來源:http://www.anitamuiclub.com/

2007年2月19日星期一

美好時光33 (有相睇囉)



昨天晚上在紅磡體育館內,一萬二千名觀眾來了一次集體回憶。

由1972年阿B加入前身是Loosers 的樂隊,再改名 Wynners 溫拿樂隊開始,一路說到今天,當中夾雜了香港社會上不同時段發生的大事和錄像片段,讓人不其然感覺到,溫拿五子就是你我身邊的香港人,當中的經歷,也是你與我生活上的回憶。

演唱會彷彿給五人的前半生來了個感性的總結,他們五人從相識到後來各自發展,這些年來各自各精采:倫伯在80年代紅極一時,與哥哥「最佳男歌手」的比拼大家還歷歷在目;阿B拍了多部電影可是生意失敗破產兼婚姻破裂,欠下9位數字的巨額債務實在令人唏噓 (他還是樂隊中最多才多藝,既懂吹色士風,又懂彈結他唱歌);健仔則在電影電視圈載浮載沉;陳友在國內發展生意之餘不忘練習打鼓;阿強則早已移民澳洲與袋鼠為伴。

整整三個多小時,年過半百的五人在台上又跳又做又唱,這個復出演唱會極盡視聽之娛 (雖然跳舞實在不是他們的強項!),也盡量突顯了五人各自的長處。
歌曲方面就很多元化,始終溫拿這些年來不乏好歌,但隔了這麼些年,要在坐的全記得溫拿的歌可能有點困難,演唱會的變化也可能較少 。

因此他們一起夾band 的演唱部份不多,但五人一起 (也分別) 唱了不少七八十年代成長一輩耳熟能詳的好歌:BEE GEES的老歌 (溫拿早期受他們的影響)、大家樂電影裡的勵志歌 (還有葛文輝扮霑叔客串演出!)、《霧之戀》、《愛在深秋》 (倫伯成名作怎能少?) 、《今天我非常寂寞》 (由帶點滄桑落寞的B 哥唱出,感受特別深)、 《點指兵兵》、《半斤八兩》、《光輝歲月》、《Can't buy me love》 (向Teddy Robbin、許冠傑、Beyond、Beatles 一眾樂隊樂手致敬)....等等,實行來個大雜會。卻也告訴你,薑是老的辣,無論英文歌、抒情、快歌,或是獨唱、合唱,五人樣樣皆能,這一代的歌手實在望塵莫及。

當中最令人感動的,就是五個大男人之間那種心照不宣的情誼。五人已然走了大半生,經歷過種種生命上的起與跌,但三十三載友情不變。試想想,五人到今天還可以與識於微時的朋友,一同站在台上唱歌夾BAND,實在是很美的一件事。而大家對B 哥哥的支持和鼓勵,更是心領神會。所以當B 哥哥唱《朋友》時,一時感觸起來,其餘幾位都哽咽了。

『原來世界怎麼變,友好的心不損,潮流混亂也不亂,大家始總勸勉。原來你我不相見,傳來問候更暖,心中至真至誠,綿綿千載此生不變。彼此有真友情,綿綿千載此生不變。』

看完演唱會,倒提醒了婆婆是時候要相約我那幾位相識33+載,並全都是雙魚座的好友們聚一聚舊 (係呀,係講緊你喇,見字好蒲頭啦 !)。

【相片:溫拿三十三週年新曲加精選 (上) /友人拍攝的演唱會相片 (下)】

【《溫拿三十三好時光演唱會》 中國集團人壽舉辦  藝能製作  18.2.2007  8.15pm  香港紅磡體育館】

甫開場就來個勁歌熱舞,看五人多落力!
夾BAND 的部份不多,倫伯只是打拍子呢!

還是反樸歸真來得舒服,這張就是唱《朋友》。

即係呢......婆婆當年好喜歡B哥哥呀

2006年7月22日星期六

古典音樂,應從小便認識




打從見到場刊上的標題 (古典音樂,應從小便認識 ),便已發出會心微笑。
這晚聽 (看) 了「香港小交響樂團」在『國際綜藝合家歡』的《我個名叫麥兜兜古典音樂小計劃》。

從未見過這麼多小朋友在一個演奏會出現。顧名思義,這個演奏會就是以輕鬆手法,讓家長帶領小朋友接觸/了解古典音樂演奏會。演奏會有 The pancakes 做主持,當中也配合了麥兜的一些錄像,引起了大人小朋友的興趣。

演出上半場夾雜演奏/解說,當中包括一些聽古典音樂會/藝術演出經常遇到的現象/需要留意的事項。例如:看演出應要準時到達;若有小朋友一起觀看可在開場前稍作解說;甚麼時候應該拍手;在場內發出聲響會對其他觀眾甚至樂師做成的滋擾;演出結尾時可以怎樣安歌等等。下半場才是正式的演奏會。演奏的作品包括被用作麥兜電影歌曲舒伯特的《音樂的瞬間》(Moment Musical No 3, Schubert) 及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Turkish March, Mozart) 。

演奏會部分有麥兜卡通配合,當然是很有創意。當中有段說麥兜聽著音樂在去「小便」,從音樂想像他的排出的水所經歷的旅程 (原曲卻是有關流水的感覺),很有趣。小朋友也看得很開心。只是略嫌她搶了演奏會的風頭,小朋友的反應也很大,引至有些樂章的旋律讓笑聲蓋過了。尚幸下半場這些錄像不多,小朋友也把上半場學得的應用出來。

至於The pancakes 嘛,唔,始終覺得小妹妹還是要磨連一下唱功呢。

和友人一邊看場刊一邊笑過不停。謝立文以麥兜方式把一些重點記下,很抵死過隱。節錄給大家開心一下。

【節錄自場刊,編著:謝立文】

你可能會曾經想過到音樂廳欣賞一場交響樂團音樂會,但結果....一次也沒有去。你可能懂得演奏三幾樣樂器,但音樂家現場的演奏....一次也沒見過。你也可能想也未想過去一場交響樂音樂會,因為....有很多很多問題啊!

入場前問題
為甚麼我要到現場聽交響樂?
A.  錢多  B. DVD 機壞了  C.  不知道

穿甚麼入場?
A. 校服   B.  整潔泳衣   C.  不穿甚麼

要遲到多少才岩岩好?
A.  起碼半小時   B.  一小時    C.  三五七年


入場後問題
為甚麼樂師現在才調音呢?之前是否忙著吃飯?
A.  是   B. 否  C.  不知道

指揮出場是否要拍手呢?
A.  是   B. 否  C.  視乎指揮是誰

可不可以吹雞代替呢?
A.  可以   B. 偶爾可以   C.  視乎甚麼雞

為甚麼要有一個指揮呢?
A.  生得靚  B.  兩個也可   C.  比拍子機慳電

為甚麼很多樂師其實是不望指揮的呢?
A.  生得不靚   B. 有偷偷望   C.  結怨

演奏時可不可以咳呢?
A.  要咳任咳   B. 忍    C.  請教你的家庭醫生

打鼻鼾呢?
A.  要打任打   B. 忍  C.   請教你身邊的觀眾

萬一真的很急,樂師可不可以去小便? 
A.  當然可以   B. 忍  C.  要問准樂團經理

指揮呢?
A.  當然可以   B. 忍 (留意指揮的表情)  C.  要問准康文署


中場休息問題


剛剛才睡過,為甚麼又要休息呢?
A.  對身體有益   B. 樂師要小便    C.  有紀念品發售

碰到熟人的話,要說些甚麼高雅話題?
A.  強政勵治   B. 教改  C.  不知道

茶點是不是免費的?
A.  你就想 !    B. 只招待VIP 觀眾   C.  不知道

要不要乘機走人呢?
A.  視乎你用的是否贈券   B. 有監管   C.  先得家長同意



再開場問題
可不可以轉去較好的位呢?
A.  你就想 !    B. 可以,但行動時要機警   C.  先問准指揮

o下?為甚麼有調音呢?
A.  整色整水   B. 手痕  C.  不知道

終於完了,為甚麼指揮出出入入賴著不走呢?
A.  整色整水   B. 老人痴呆   C.  under-run

我怎麼知道演奏會是很成功還是很失敗呢?
A.  很少會失敗   B.  失敗乃成功之表舅父   C.  成功乃失敗之少奶
出場後問題
場刊留著有甚麼作用?
A.  打貓   B. 廢紙回收    C.  紀念畢生聽過唯一的交響樂會

都哪裡去宵夜?
A.  麥奀記   B. 老麥  C.  被音樂頂住,不餓


【《我個名叫麥兜兜古典音樂小計劃》 香港小交響樂團   22.7.2006  7.30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 圖片由『國際綜藝合家歡』網頁下載】


廣告時間
場刊內宣傳11月將有一個《棟篤交響 Show》,由「香港小交響樂團」和「劇場組合」聯合主辦,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 (嘩!!) ,詹瑞文和葉詠詩 (「香港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 兩個扮鬼扮馬,很有趣。由7月28日起可在「香港小交響樂團」網頁下載優先訂票表格:http://www.hksinfonietta.org/

2006年7月9日星期日

好歌獻給你



見到有網友喜歡音樂劇,介紹一隻CD 給大家:The Very Best of Musicals Vol. 1 。 內裡有百老匯/西區聞名的音樂劇主打歌曲。下面列出歌曲和所屬的音樂劇的名稱供大家參考 (可按連結查看該劇的內容/網頁)。

Disc 1
1. Mamma Mia (Mamma Mia)  
2. All I ask of you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3.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Evita)   
4. Summer night (Grease)  
5. All that jazz (Chicago)  
6. 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 (Jesus Christ superstar)
7. Tomorrow (Annie)
8. Memory (Cats)
9. Once upon a dream (Jekyll & Hyde)
10. With one look (Sunset Blvd.)
11. I know him so well (Chess)
12. Written in the stars (Aida)  
13. Sunrise, sunset (Fiddler on the roof)
14. I'd do anything (Oliver!)
15. Tonight (West side story)
16. Beauty and the Beast (Beauty and the Beast)  
17. Tell me on a Sunday (Song & Dance)

Disc 2
1. I still believe (Miss Saigon)
2. Take that look off your face (Song & Dance)
3. Any dream will do (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  
4. Seasons of love (Rent)
5. Whistle down the wind (Whistle down the wind)
6. How could I ever know (The secret garden)
7. Back to before (Ragtime)
8. Send in the clowns (A little night music)  
9. You're getting to be a habbit with me (42nd street)
10. I could have danced all night (My fair lady)  
11. Guys and dolls (Guys and dolls)
12. Fame (Fame)
13. Night fever (Saturday night fever)
14. Bells the sleeping car (Starlight express)
15. One (A chorus line)
16. Cabaret (Cabaret)
17. Run, Freedom, Run! (Urinetown)

 
以下HMV網址有部份歌曲選段試聽:http://www.hmv.com.hk/ch/product/soundtracks.asp?sku=579097

2006年7月2日星期日

The Manhattan Transfer 曼克頓爵士行者



昨晚 (1/7) 看了從美國來的四人組合 The Manhattan Transfer 「曼克頓爵士行者」音樂會。

摘自康文署的網頁/場刊:

「曼克頓爵士行者」是一隊獨特的歌唱組合,不論藍調或爵士樂、搖擺樂或流行樂,都演繹得游刃有餘,永遠追求完美。儘管成員的性格完全不同,他們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四把聲音融為一體。這隊四人組合自成立以來,觀眾和樂評人都好評如潮,更在格林美獎的各個不同類別中獲獎達十二次之多。

The Manhattan Transfer 的幾首名作包括《Twilight Zone/Twilight Tone》,《Boy From New York City》及改編自Weather Report經典的《Birdland》不但令他們名聞世界,且贏得了格林美獎.... 他們推出過不少唱片,每一張都有本身的獨特風格,各成員非常努力去探索不同的歌唱和表現方式,務求一新樂迷的耳目。在他們獲得了三項格林美獎的大碟《Vocalese》裡,便運用了vocalese 的和聲技巧去演繹一批爵士經典,為歌唱藝術開拓了新領域。在《Brazil》這張大碟裡,他們嘗試把世界音樂 (world music) 的節奏與華彩跟爵士樂結合起來,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資料上說他們已有20多年沒有到香港演出。他們也承認巡迴了那麼多個國家,香港是他們較少來表演的地方。可是,從昨晚觀眾座無虛席,和現場熱烈的反應,Tim Hauser 不得不說以後應多些再來香港演出─這次也只演一場,實在是較少呢。

「看」爵士樂的現場表演真是一流。他們四人的合拍,和聲的技巧,出色的音樂,真的聽出耳油。唯一美中不足是香港的觀眾始終較保守,我好些時候想起身跟拍子一起跳舞但卻見其他人沒有反應呢。這晚鄰座是不施脂粉的陳潔靈和友人 (可能是樂評人之類,對爵士樂尤為熟識) ,他們已按捺不住把椅子搖得前後震動。可是除了我們不相識的幾個,其他人 (就是老外們) 也還是乖乖的坐著。

有興趣可買隻他們的 CD 來聽聽。在官方網頁內有他們 CD 和歌曲的資料。
The Manhattan Transfer 的官方網頁: http://www.manhattantransfer.org/

【The Manhattan Transfer 曼克頓爵士行者音樂會  1.7.2006 8pm  葵青劇院演藝廳】

【相片下載自康文署網頁

2006年3月12日星期日

石子遊戲

聽友人說了很久謝安琪的歌好好。一直想買來聽。昨天友人二話不說送了我她的 CD  (By the way, 謝謝L)。剛聽了一遍,一個有話要說的歌手。值得推介。

來一首「姿色份子」的節錄

不可思議,個個變姿色份子
美態等於尊嚴
纖體主義,擴散了整個城市
如同疫症感染
試試,想得真點
誰能搖身一變成模特兒?
各有各本身的特點
肥或瘦,圓或幼,無謂太刻意

謝說:「整個過程,由初步構思到製作完成,感覺像我們合幾人之力,在自己的音樂世界開採了一批原石,由我逐一投出去給其他的人們。我們興奮的等待回覆,想像有些人把石子接住了,有些人更給我們拋回自己的石子,像一個集體遊戲...」

就讓更多人參與這個石子遊戲吧。

2006年3月5日星期日

Flamenco




第一次看flamenco 是在西班牙。那是在一間餐廳內,觀眾可以是一邊吃晚飯一邊看show,或像我和友人搬只看show 飲酒。

那次的表演不太好,唱歌的男士已很老,聲有點沙,友人看過別的說女的舞蹈是一般,對我來說卻很新鮮,因過往看的ballet 或 modern dance 的舞者均是身輕如燕,可是大部份flamenco dancer 都是微胖的,但她們的靈活性卻是你不能想像的。

自從那次後,若有flamenco 在香港表演,都會留意捧場。

這次是被譽為「佛蘭明高女皇」的伊娃‧耶珀貝恩娜,對她期望很高。

伊娃的技巧無疑是一流的。那密集式踏地達數分鐘的技巧,靈巧地擺動美人魚般的長長裙子,手部和上身的搖動....女性的嫵媚誘人姿態發揮得淋漓盡致。唱歌和奏樂的男士們也很出色。整個演出也有運用燈光等舞台技術,舞者進出的編排,看得出是經過精心設計。

很喜歡那一段全台漆黑,spot light 慢慢亮起,照著黑裙的伊娃,耳邊音樂歌聲優怨,然後慢慢的,伊娃開始舞動....我覺得好像一幅油畫慢慢活過來,很美。
唯一美中不足的,唔,可是她的身材吧,廣告上可不是這般嘛。雖然那對她的舞蹈可觀性沒有甚麼影響,但我離開劇院時就是有點遺憾。

《伊娃》   伊娃‧耶珀貝恩娜佛蘭明高舞蹈團  3.3.2006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2006年2月26日星期日

會思考的音樂會


印象中好像第一次在文化中心聽這類型的音樂會。

知道有藍奕邦 這個人緣於 2003 年的舞台劇「快樂王子」。跟著看過一些他在海港城,fringe club 的show,聽過他創作公開在網上的 mp3 。到他正式簽約成為歌手,買了他的兩張 cd,看過「大娛樂家」,電視的音樂節目及mtv。然後,是這個音樂會。

一直覺得這個年輕的大男孩與這個著重包裝,講求譁眾取寵的樂壇是有點格格不入。他似乎也抗拒被包裝成小丑般只懂對著鏡頭扮有型的「藝人」。但也不想被大家說成「藝術家」。故聽到他能在藝術節開音樂會,著實戥他高興。可是後來知道他這個製作資源貧乏,又覺得唏噓,歸根究底,這個是音樂會,不是演唱會 ...

整個音樂會分成多部份,pong 也分享了他對生命,社會,定律,愛,性,宗教..的一些想法。又或是說,他希望透過他的音樂,他的演繹,讓觀眾在兩個多小時內,想想當中的一些問題。較早時pong 向 fans 公開收集了一些相片,也選取了錄像作為歌曲的背景,這是一個需要觀眾一起參與的音樂會,很有意思。

思考。每天忙於上班/上學/吃喝玩樂的城市人,何時可以停一停下來,思考一下?不需是偉大的政治/社會/經濟問題,就是生活上的種種,與愛人的關係,關心一下家人,便足夠了。聽著pong 的歌,著實好好的想了些問題...
那一段,看著一段段天災人禍的錄像,耳邊是pong 以清脆的琴聲伴奏下唱出的字句....

「我對天,高聲一再呼喊,從無回覆一下,也許祂根本當凡人是個笑話。淚滴變成飛花,人們無需念掛,愛不到我就算吧。...想,天天笑容燦爛,可惜世情冷酷,當中喜與怒樂與哀未到我揀。萬種悲歡離合,逐一化為灰燼,連同白雪花遍地瀰漫」。

內心實在無比的翻騰。

可是,個人最愛的還是「快樂王子」。(沒法,先入為主)

如果,我很想快樂
我也許找個人祈求被愛
或者我先要了解自己是誰
才知道我需要甚麼....


香港實在需要多一些音樂會。

2006 香港藝術節 藍奕邦獨立思考音樂會  25.2.2006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2006年2月13日星期一

美女與野獸



這幾年藝術節都有看芭蕾舞劇或現代舞。我雖不懂舞蹈,但總覺得舞者的動作靈巧雅致,在動聽的旋律配襯下,那境況是多麼的優美。

2000年看過「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的《愛德華二世》,我曾經這麼寫: 劇中各演員舞蹈精湛不在話下,整個故事就在舞蹈及音樂中娓娓道來。演出很有氣派, 會議激辯的一漠印象實在深刻─ 沒有一句台詞,單以音樂效果和舞步來交代一場會議的進行,但仍可令你感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激烈的辨論。

今次的演出整體是著重展現優美的場面。其中一幕群鳥協助美女,模擬著載她翱翔天際的樣子,實在維妙維肖。他們運用舞台的技巧嫻熟,當中有一幕展示主角由山洞外一直走進洞穴深淵,最後到達大宅,全個過程只靠舞台佈景的調度,舞者只是在原地進進出出,便達到效果。

這天的座上客有很多小朋友,我鄰座不遠處有一小男孩由節目開始便埋怨演出不好看,他肚子餓。最初我是想教訓一下那小男孩。但回心一想,若嚇怕他以後他的爸媽可能會減少帶他進劇場呢,還是忍住了。幸好他後來在媽媽的懷抱中睡著了。

《2006 香港藝術節 美女與野獸》 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  12.2.2006 3pm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