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9日星期一
月影‧眼睛‧情侶‧西經
早陣子看了華文戲劇節的幾齣戲,先說說以下四齣。
《月影寒松》風車草劇團
《月影寒松》是2002年新域劇團「新劇煉獄計劃」的作品,計劃的目的是鼓勵更多劇本創作,但那時也有以簡單的製作演出獲選的劇本。相對而言,這次演出無疑是較豐富。
這是個新嘗試:以日本能劇的藝術意念來撰寫話劇。據編劇說,日本能劇主要是通過和尚、旅客、精靈、女鬼幾個人物來說故事。故事內容則通常是鬼魂的回憶,也沒有特別的劇情,演出非常簡約,著重儀式性和表演性,也會帶點禪味。這次風車草標榜的是把這能劇的意念再揉合戲曲的「唱、唸、做、打」來演出。
可能加上了現場伴奏的關係,這次戲的節奏緊湊明快,也變得有點生鬼。邵美君,梁祖堯和湯駿業演得很投入,再加上舞蹈員出身的王林形體和演繹上的配合,更是生色不少。那場邵美君飾演的皇后化成厲鬼回憶舊事,和演皇帝的王林大殺四方的場面,現場的鑼鼓和演員的呼喊,再加上燈光等效果,看得我熱血沸騰。
相對於前段的「快」,戲末段的「慢」便讓觀眾有所頓悟。但現時以多首耳熟能詳的唐詩宋詞來演繹,我覺得反而規範了觀眾的思想。但若不是現成的詩詞 (編劇也有些自己的作品放在戲內),觀眾要從演員短短的數十秒鐘的唸白中去了解詩句的意思,真的很巧功夫。
話雖如此,這次作為「華文戲劇節」的一個實驗,風車草的努力是值得嘉許。
【《月影寒松》 風車草劇團 6.1.2007 8pm 香港大會堂劇院】
《遺失了您的眼睛》影話戲
故事是這樣:當記者的譚學人 (陳文剛) ,有個舞台劇女演員的太太何麗明 (韋羅莎) 。譚有一天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一去七年,正當太太已心灰意冷,也開始對協助尋找其丈夫的警員馮啟光 (黃德斌) 有一點動心之際,譚突然在何的舞台劇演出中出現,並聲言要帶走她,往一處名叫「異屯族」的人間樂土。故事就從這幾個主角的主觀角度,來看七 年來所發生的事,當中夾雜了香港這七年來發生的社會事件。
這戲的訊息非常多,很多時我們的雙眼就是蒙蔽了我們的心。譚作為一個有良心的記者 (人) 對他的職業 (傳媒)、對生活、對社會,甚至身邊的朋友親人,所抱著扭曲的價值觀和思想,漸漸覺得無法溝通,只想過些不用接觸別人,不需用眼睛來看的生活。
編劇羅靜雯說:「很多時候,我們已習慣了用一個角度去看這個世界,而這個角度,打造了潮流、共識,和集體價值。但很多事情,我們又無法掌握,甚至感到束手無策,那種無力感不單沒能改變任何事,只會強化那僵化的觀點與角度。縱使我們沒能改變這個世界,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看世界的角度吧!」
究竟應當人云亦云,跟著大隊走,還是應當堅持自我,去找尋夢想?即使在旁人的眼中看來,你會變成一個執著的瘋子,那也在所不計?既然夢想多是遙不可及,是否還要去追尋?切實地生活賺取金錢豈非更好?那為何人還要有夢想?沒有夢想,社會還會否進步?
記得有句台詞 (大意):現實就是看結果,但很多時夢想,就是看過程,結果反而不重要。在一個全職的藝術工作者來說,就是常在現實與夢想之間徘徊,對追求夢想的困難比一般人的感受更深吧?
戲的電影感很重,卻沒有令我時空大亂,羅的「舞台劇剪接技巧」越來越出神入化。現稍嫌太多文字的說白,而且情節上也頗多枝節,有點目不暇給。演員方面要讚一讚黃德斌,他演得很不錯,有意外之喜。
【《遺失了您的眼睛》影話戲 13.1.2007 8pm 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
《反面情侶》 劇場工作室
叫我深刻印象的是劇中主角Jack (余翰廷) 多次說到,他這個年紀的男士 (年約四十的中年人),對換女伴感到厭倦,亦忘記了應怎麼去談戀愛。而女主角(廖淑芬) 則說自己是間博物館,除了歷史之外,已沒有珍貴的東西可以去與別人交換...
聽後不無唏噓呢。
Jack 與 Jackie 是中學同學,當年曾經一起拍過拖,卻又因彼此已記不起 (相信也不想記起) 的原因分開了。多年後相遇,Jackie 已是個失婚婦人,Jack 則是個城市浪族,但雙方都把對方忘記了。可是冥冥中卻注定兩人在最失意之時,再次戀愛起來。
正如編劇余翰廷說,愛情從來就是依附於現實的東西。甜蜜之外,就是種種現實的問題:身份、工作、薪金、生活習慣、喜好、缺點、婚姻、養兒育女等等,完全是現實過現實的問題.... 年紀越大, 自有更多的「現實」要考慮。
但沒有愛,人生就是有點遺憾吧?所以,儘管劇情帶點童話式,還是來個讓人有所盼望的大團圓結局。
四位演員演來鬼馬,王耀祖和賴曉珊的喜劇感很強。可能是先入為主的關係,雖然余廖兩人演出非常落力,總覺得兩口子在台上演鬥氣的情侶,便已能預知有甜美的結果 (他倆現實中為夫婦),還有點「床頭打交床尾和」的感覺。
【《反面情侶》 劇場工作室 14.1.2007 2.45pm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取西經》 香港演藝學院
陳敢權這戲是在1990年寫成,由灣仔劇團演過。一直知道這是個好劇本,十七年後終於有機會看到它的演出。
故事是想像唐三藏經過十四年的艱苦旅程後,終於到達西天。在上前取經之際,一連串奇事便如夢展開。編劇巧妙地把《西遊記》裡教人耳熟能詳的場面串連起來,並想像取得西經後唐僧與徒弟們的情況。
陳在場刊說,他寫此劇就是因為他當年回港任教時,覺得一張碩士學位證書就如同一張白紙,他是心中有愧。所以,故事中,三藏取了「無字西經 」,又漸漸控制不了七情六欲,更自覺比不起三個徒弟。但從這個自省的過程中,三藏卻悟到他要取的「經」,就是「經驗」,這天書是獨一無二也是別人搶不了的。只要了解自己的不足,接受七情六欲的存在,就可以好好加以利用。而徒兒就如手足,是取得更多經驗不能缺少的好幫手。教學相長,這劇既能自省又有意思。
同學們演出很落力,各場群戲如武打場面,虛無的夢境,七情六慾 (由十三位同學分飾) 與唐僧的辯論,都演來有條不紊,可見導演同學都花了不少心機。
演唐三藏的何遠東已不是第一次看他演戲,但多是配角。今次擔大旗把唐僧心內的掙扎細緻地表現出來。雖然他身材碩大,身手可不錯呢。
這戲無論製作的規模和演出都很有水準,但當天入座率不太好,實在可惜。
【《取西經》 香港演藝學院 19.1.2007 7.30pm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