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8日星期二

禪武不二


其實也不太知道「禪武不二」的意思。就是看了場刊也有點疑惑。

只因以前看過「優人神鼓」的演出,很喜歡。

這次的演出故事性較強。相對於上次的《金剛心》,也看得出是刻意運用了一些舞台技巧。設計師可是香港的曾文通與馮國基。

印象深刻的是黃誌群一人站在大彿手上擊鼓有十多分鐘那一段。無論鼓聲,那隻大手,黃所表現的毅力,很震撼。嵩山少林武術館的演出可是真功夫。這個演出既要說故事,又要表演鼓術,武術,不容易。

不過,表演者也可能並不著重於劇場的表演。很多時觀眾會在表演了一段精采的舞術演出後喝采,比方說少林小師父翻了個筋斗後便有觀眾拍獎叫好,而很多時師傅也在翻過筋斗後定格擺個post,很有點 「請鼓掌」的味道。

最後,bonus 是在 break 時走廊巧遇劉華,他與我點頭微笑呢 ~~~ (女人啊女人)

2006 香港藝術節《 禪武不二》  「台北優人神鼓」與「嵩山少林武術館」
26.2.2006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2006年2月27日星期一

朋友,你相信我嗎?


有否想過遇到以下的情況,你會怎麼做?

1. 在街上看到友人的男/女朋友/丈夫/妻子與陌生人態度親暱,你會否告知友人?友人又是否相信你?
2. 在緊急關頭,你會否把好友的秘密告知其他人?
3. 友人問你借錢,且金額不少(但你負擔得來),卻又不肯告知你貸款的原因,那你會否借給他/她?
4. 你懷疑好友與你的男/女朋友/丈夫/妻子有染,你會怎麼處理?
5. 好友被指控涉嫌犯了罪,你會相信他/她所說的一切嗎?
6. 你知道某些事好友是不想你知道的,但你還是知道了。你會否坦白地告訴他/她你已經知道了?或是繼續扮甚麼都不知到?
7. ....還有...還有....

看完 《攻心》後和友人討論了很多類似的話題。

相似的情況可是數之不盡,各人的答案視乎他/她的性格、觀點與角度而定,決定也自然不同。但歸根究底,都是關於信任的問題。

「你相信我吧...」但何謂信任?它建基於甚麼的條件之上?與時間/年齡/性別/性格是否有關係?怎樣樣才能「友誼永固」?

戲中的師生戀是另一個話題。

30歲的女老師與18歲的中七學生談戀愛。唔,是有點問題...

35歲的女友與27歲的男同事談戀愛。唔,最好想清楚啦...

45歲的離婚婦人與35歲的離婚男士談戀愛。唔,都結過婚了,沒有所謂罷...

55歲的表姐與48歲的男友決定結婚。唔,好呀,有個伴嘛...

我以前聽到師生戀會有很大的反應,道德觀告訴我們這是不對的,但除了影響學業外,又有甚麼不對?是年齡差異的問題?是身份的問題?是性別的問題 ?是否把上述男女角色對調便沒有任何問題?

記得當我聽到35歲的女同事與27歲的男同事談戀愛時,真的曾勸道:「唔,最好想清楚啦」...但想深一點,又有何不可呢?

愛情是甚麼?若兩個人相愛,為甚麼會被年齡身份性別等問題規範?是否我們現代人太會鑽牛角尖?古時還接受「童養媳」呢。這個社會是進步還是倒退了?

 影話戲「奇幻都市系列」之 《攻心》 25.2.2006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2006年2月26日星期日

會思考的音樂會


印象中好像第一次在文化中心聽這類型的音樂會。

知道有藍奕邦 這個人緣於 2003 年的舞台劇「快樂王子」。跟著看過一些他在海港城,fringe club 的show,聽過他創作公開在網上的 mp3 。到他正式簽約成為歌手,買了他的兩張 cd,看過「大娛樂家」,電視的音樂節目及mtv。然後,是這個音樂會。

一直覺得這個年輕的大男孩與這個著重包裝,講求譁眾取寵的樂壇是有點格格不入。他似乎也抗拒被包裝成小丑般只懂對著鏡頭扮有型的「藝人」。但也不想被大家說成「藝術家」。故聽到他能在藝術節開音樂會,著實戥他高興。可是後來知道他這個製作資源貧乏,又覺得唏噓,歸根究底,這個是音樂會,不是演唱會 ...

整個音樂會分成多部份,pong 也分享了他對生命,社會,定律,愛,性,宗教..的一些想法。又或是說,他希望透過他的音樂,他的演繹,讓觀眾在兩個多小時內,想想當中的一些問題。較早時pong 向 fans 公開收集了一些相片,也選取了錄像作為歌曲的背景,這是一個需要觀眾一起參與的音樂會,很有意思。

思考。每天忙於上班/上學/吃喝玩樂的城市人,何時可以停一停下來,思考一下?不需是偉大的政治/社會/經濟問題,就是生活上的種種,與愛人的關係,關心一下家人,便足夠了。聽著pong 的歌,著實好好的想了些問題...
那一段,看著一段段天災人禍的錄像,耳邊是pong 以清脆的琴聲伴奏下唱出的字句....

「我對天,高聲一再呼喊,從無回覆一下,也許祂根本當凡人是個笑話。淚滴變成飛花,人們無需念掛,愛不到我就算吧。...想,天天笑容燦爛,可惜世情冷酷,當中喜與怒樂與哀未到我揀。萬種悲歡離合,逐一化為灰燼,連同白雪花遍地瀰漫」。

內心實在無比的翻騰。

可是,個人最愛的還是「快樂王子」。(沒法,先入為主)

如果,我很想快樂
我也許找個人祈求被愛
或者我先要了解自己是誰
才知道我需要甚麼....


香港實在需要多一些音樂會。

2006 香港藝術節 藍奕邦獨立思考音樂會  25.2.2006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歷史與教育 (四)


很想告知大家有關《高校男生》的編劇:Alan Bennett (相片來源)。他在場刊內寫了一篇長長的文章。我節錄了一些與大家分享。
On False Pretences - by Alan Bennett  (Extracted from the house programme of The History Boys)

The History Boys is set in a school, I was educated at Leeds Modern, a state grammar school which in the 1940s and early 50s regularly sent boys on to Leeds University but seldom to Oxford or Cambridge.  I don't remember the sixth form in my year being thought to be outstandingly clever but in 1951 for the first time the headmaster, who had been at Cambridge himself, made a effort to push some of his university entrants towards the older universities .... mine at Sidyney Sussex College, Cambridge.

....   More relevant to the play, it seems to me, is that in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aminations of my life I cheated.

I was not dishonest; I kept to the rules and didn't crip but nevertheless I cheated. On the first occasion, it was to win a scholarship at Exeter College, Oxford, in January 1954; and then I did it again, three and a half years later in 1957, when I sat my final examination in history.  Nobody else would have called it cheating, then or now, but it's always seemed so to me; false prentences, anyway.

Having been offered a place at Cambridge I was obviously bright but not outstandingly so and there was nothing, I'm sure, in any of the papers I wrote that would have singled me out and made me worthy of a prestigious colleage scholarship.... I was an odd boy,  I can see that, but I was no scholar.

This impression was confirmed when I went into the army to do my national service and for the first time began to mix with boys who were much cleverer than I was and who had been better taught, all of us having ended up learning Russian at the Joint Services School.... and after the national service I would be better (more rounded I fear I thought of it) going to Oxford.... I go for the scholarship examination at Exeter College, Oxford.

....  I reduced everything I knew to a set of notes with answers to possible questions and odd, eye-catching quotations all written out on a series of 40 or 50 correspondence cards, a handful of which I carried in my pocket wherever I went.  I learned them in class, while ostensibly doing Russian, on the bus coming into Cambridge in the morning and in any odd moment that presented itself.

Come the examination everything tumbled out, facts, quotations, all the stuff I'd labriously committed to memory over the previous three months, my only problem a lack of time. At the interview I still said, as I had said at Cambridge, that I would probably end up taking holy orders, though in view of the existentialism I'd spewed out this seemed increasingly unlikely.

.....When the letter came saying that I'd won an open scholarship (at Oxford) I thought life was never going to be the same again, though it quite soon was, of course, and after my initial joy and surprise I began to feel the whole exercise had been a confidence trick on my part. I was a promising something, maybe, but it certainly wasn't a scholar.

Cut to three years later when I am two terms away from my final examinations at Oxford.....  as I began to cram for Finals I adopted the same technique, reducing everything I knew to fit on cards which I carried everywhere, just as I'd done bfore. There were more cards this time but the contents were much the same : handy arguments, out of the way quotations, an exmination kit in fact.

I also twigged what somebody ought to have taught me but never had, namely that there was a journalistic side to answering an exmination question and that going for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 was more attention grabbing than a more conventional approach, however balanced. Nobody had ever tutored me in examination techniques or conceded that such techniques existed, this omission I suspect can be put down to sheer snobbery or the notion that any such considerations were practically indecent.

What we were supposed to be doing at the highest level was writing scholarly answers to academic questions (a "Times" leader was often offered as a model).  In my case there wasn't much hope of that, with the alternative  a lolier form of  journalism, the question of argued in brisk generalities, flavoured with what facts I could muster and written in terms that might engage the examiners' attention.

Once I'd got into the way of turning a question on its head I began to get pleasure skeleton answers to all sorts of questions, using the same facts, for instance, to argue opposite points of view and the whole seasoned with a variety of quotations. I knew it wasn't scholarship and that in the Final Honours Schools it would only take me so far but it was my only hope.

I duly did the examinations, two three-hour papers a day and the most grueling five days in my life.  At the finish I'd no notion how I'd done and was so exhausted I didn't care and went to the cinema every afternoon for a week....I went back home to Leeds in low spirits.

A friend who was in Oxford when the list went up sent me a postcard.  It came on a Monday morning when I was working at Tetley's Brewery, rolling barrels in the cellars.  My father was ill and out of work and he and my mother brought this card to the lodge at the brewery gates, where I was sent for from the vaults.  They weren't sure what "a first" was.  "Does this mean you've come top?" asked my mother, not particularly surprised as from their point of veiw that's what I'd always done ever since elementary school.

....With a first, research grant was a formality and so I stayed on at Oxford for a time even convinced myself I was a scholar, coming up to London twice a week to read manuscripts at the Public Records Office in Chancery Lane.  But I wasn't a scholar, more of a copyist, since this was all I did, transcribing mediaeval records without ever doing much with them and the longer I did it - for five years afer taking my degree - the more dissatisfied with myself I became and the bigger fraud I felt.

So The History Boys is on the one level an outcome of those two crucial examinations and the play both a confesson and an expiation.  I have no nostalgia for my Oxford days at all and am happy never to have to sit an examination again. One of the blessings of a career in the theatre is that there are no examinations unless, that is, you count the viva voce the audience put you through every night of the week.

2006 香港藝術節《高校男生》 英國國家劇團   18.2.2006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歷史與教育 (三)



有關《高校男生》的感情事。

師生戀,從來是那麼疑幻似真,何況在高校裡發生。

記得劇裡有以下的情節。(事先聲明對白並非原著,只是由網主根據記憶中的情節撰寫 ... 請見諒。有機會我也很想看看原著劇本。)

學生當中有這麼一個高材生D,他很想爭取好成績,往日他是英文老師 H 的支持者。可是 I 老師的出現令他的學習起了點變化。他發覺自己很希望 I 的課。很想突出自己來獲得 I 老師的讚賞。對啊,因他已對 I 老師的為人以致教學方法著迷 ...

某天晚上,學校某角落,學生 D 與老師 I 相遇。

D:你放學後是否有空?

I :怎麼?...我這陣子回家也要工作....

D:(打斷 I 的說話)...你是否在逃避? 你不是要我說出來吧...  我... 我想約你吃晚飯呢... (雙眼緊盯著 I 老師的反應)

I:我很忙呢,讓我看看 ... (說時有點不自然,但在身上找記事簿)...

D:你也想見我的,對嗎?你不要找籍口推卻我,今天晚上不方便可以是明天,明天也不行就後天吧... 主要,是你是否想見我?

I:(有點手足無措)... 那... 我....

D:(突然說)... 你可否脫下你的眼鏡 ....(I 老師戴一副黑邊眼鏡。D 一邊說已踏前一步在伸手想把 I 的眼鏡脫下)

I:為甚麼要脫眼鏡?(退後一步)...不....(本能地擋開)... 不,我不能脫下眼鏡的....

D:....為甚麼不?...算了吧... 那可否和我晚飯?(帶著哀求的望著I老師) 就在我離校前和我吃晚飯吧 ...

I:... (望了 D 好一會) ...好吧....

然後...

最終,他們沒有吃那頓晚飯。因不久 I 老師遭到交通意外,還斷了雙腿。學生 D 也沒有再見 I 老師。

然後...

在多年後, I 老師已由高校老師變成一個電視上的歷史專家 (TV historian)。

一天,I 在拍攝場地遇到學生 P,當年一直深深戀慕著 D 的同學。P 直問當年 I 是否喜歡 D?I 否認了。

可是,在電視上侃侃而談的他,已沒有再帶上那個大黑邊眼鏡。

按:這戲裡描述 I 老師怎樣面對自己感情寫得很好,淡淡然的,但你就是感到當中的痛苦。當然,演員也表現得很好。我就是坐在山頂,也看得有點鼻酸。

2006 香港藝術節《高校男生》    英國國家劇團  18.2.2006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歷史與教育 (二)



再寫一點吧...

高校裡有這麼三個老師。

H 老師 :我行我素騎電單車上班的英語老師。努力以電影,歌曲,戲劇來教授學生英語,堅持要學生學習書中的段落,詩詞,和電影對白。對考試很不以為然,「教學不是為別的,是為傳授知識」。

L太太:古板的歷史教師,她遵從簡明扼要和有條不紊的陳述。她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卻往往能帶來卓越的成績。「是教歷史,不是教演戲 (teaches history, but not histrionics)」。

I 老師:年輕的歷史代課老師,校長請他回來是為了提高牛津劍橋考生的修養和資質。I 也清楚自己的史命。他重視推翻論據,抓住一個論點來得出相反的結論,作為歷史老師他卻對道德真相不感興趣,「歷史不是鐵證,而是表演和娛樂」。

I 老師未出現前,高校學生熱衷於 H 老師的英語課,輪流坐他的電單車放學。在 L 太太的歷史課內踴躍發問。

可是,牛津劍橋的獎學金,叫大家的想法不一樣了。

同學們依然喜歡 H老師英語課的活動教學方法,卻對 I 老師那著重「演繹方法」,突出個人性格,創新論據的教學視為新挑戰,又愛又恨。但他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是針對猶太人與別不同的論點便令到猷太籍學生的家長寫信到學校投訴。

考試將近,校長老師開始著急。學生也開始用課餘時間補習,I 老師是身價百倍。誰不想得到獎學金進名校呢?

究竟,一個教師的質素,是應怎麼決定?是他受學生歡迎的程度?是董事局/校長對其工作表現的評核?是家長的反應?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

教育的目標是甚麼?學習歷史又為甚麼?

誰能給我答案?

2006 香港藝術節《高校男生》  英國國家劇團   18.2.2006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2006年2月23日星期四

復仇的公主


第二次看這個舞台劇。

坦白說原先並沒有打算看第二次的。友人致電促銷,那便看多一次。怎知原來那晚有很多人即日留飛, full house  ! 我不買票也掂 (可是$160 的票 啊!) ...

可幸我有看這重演,整體感覺較上次好,更暢順,正如黃詠詩在場刊內說:
「...看過第一次的朋友,相信可感覺到那種微妙的不同。」

一直以為 Kearen 會做有耳非文的角色,原來她這次做復仇的公主。Kearen 和詩的默契很好。

「兩個喜歡同一個男人的女子,應該可以成為好朋友,因她們可以有很多話題...」未試過與舊男友做朋友,故此也無機會見過情敵。一向覺得,既然可以做好朋友又何必分手,分手後又何必相見。愛恨就應是那麼分明。實在難以想像能與男友的現任女友談論他的種種,包括性經驗,喜好... 很荒誕,很殘酷,偏偏卻又那麼吸引...

黃艾倫、翁瑋盈現場演奏的配樂,與整個戲很合拍。他們說稍後會出 CD,換來全場觀眾的掌聲,期待呢。

雖然有觀眾說舞台劇較電影好看,稍後還是要找VCD 看看。

後記 29.8.2007:看過這齣電影版數次了,電影版也很好看,特別喜歡兩個女子的交往那些片段,還見到阿詩親自演出,驚喜呀! 可是,看後更感到劇場的魅力,電影就是覺得說得太明白了。

《公主復仇記舞台劇》(重演)  詩人黑盒   20.2.2006  香港藝術中心麥哥利小劇場

2006年2月22日星期三

歷史與教育 (一)


《高校男生》裡有以下的討論。

老師問:歷史是甚麼?

學生答:是人類重複又重複的愚蠢行為。 (實在說到我心坎裡)

又問:教育是甚麼?

老師 H:是傳授知識,牢記詩歌和電影,他們日後自會明白欣賞...

老師 I :不是為了讓學生垂暮之年坐在爐火旁回憶的東西,而是為了當下...

校長:是為了怎樣提高學生的修養和資質進名校...

爭取好成績,好的董事會報告,入有名的大學,只是校長關心的事情。想不到外國的月亮是一般的圓。教育的問題中外是一般的。最終,學生也會一個個長大,他們會成為專業人士/富豪/知名人士...或是一事無成,當年高校裡的老師對他們日後發展的影響有多深遠,只有他們自己心裡知曉。

我只想,在我垂垂老爾之時,若果還能記起木蘭詞 (織織復織織...),記得當年在操場內搭棚搞賣物會,在校際朗誦節內choral speaking 教我唸獨白的鬼佬老師,想起某女同學那似是疑非的戀情...   那是多麼珍貴的回憶。

2006 香港藝術節《高校男生》  英國國家劇團   18.2.2006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我還寫了幾篇網誌有關這齣戲:歷史與教育 (二) 歷史與教育 (三) 
有關編劇 Alan Bennett :  歷史與教育 (四)  】
有關 劇本 :   The History Boys , The History Boys  : The Interviews 】

2006年2月18日星期六

詹哥哥


「詹哥哥啊」,記得我家九歲的愛美麗看見電視播放那個反吸煙的宣傳短片時便指著大叫。她第一次在劇場內看詹哥哥的戲應該是《錫錫啤啤熊》,當時愛美麗還只有四歲多,但她看得異常興奮。其後我們一起看了很多兒童劇,芭蕾舞劇等。希望她這個劇場小觀眾能繼續努力變成大觀眾。

我第一齣看詹瑞文的戲可是多年前的事,1989年由香港演藝學院學生演出莎士比亞的《暴風雨》(Tempest)。坦白說當年除了對鄧偉傑精靈的角色有較深的印象,要不是場刊內見到詹的樣子,我可沒有甚麼印象。往後他在「劇場組合」的演出我卻看了不少。

詹瑞文與甄詠蓓,及陳曙曦在1993年創立「劇場組合」。多年來已成為一個著重形體和編作劇場的劇團,成立以來已創作了四十多齣作品。有次與甄談及有關文本的問題,甄開玩笑說:「我們不得不以編作劇場為基礎啊,因為我們寫不出好劇本嘛...」。

記得詹聽到我在十多年前已經看過他的演出,很是驚訝,頻頻說:「感覺好特別呀,有人識左我十幾年,仲睇住我做戲做左咁耐...」台下的詹也是那麼的風趣幽默。我也覺得很微妙,與他談話好像有點老朋友的感覺。 甄說有時在演後座談會聽到一些觀眾說看了他們的戲已有一段時間,往往很高興感動,他們稱這些觀眾為「隱形觀眾」。咦, 我也是其中一份子。

問詹為甚麼這兩年會這麼「出位」,他會否繼續緊貼娛樂圈而續漸遠離舞台(那我會好失望啊)。幸好,他說:「我仍是屬於舞台的」。這兩年刻意在媒體亮相,是希望能支援劇場方面的演出。詹說劇團仍然會走多樣化的方向,即是你會看到重演的《男人之虎》(詹說他數度重演但每次也不同,對他來說這個演出是一個過程),也會看到 《烏哩單刀》這種荒誕劇,還會有機會一家大小歡歡喜喜的看兒童劇。

這幾年也看了詹與其他劇團的cross-over,又是另一個驚喜。特別喜歡他們與「新域劇團」的演出。

「尋找快樂,尋找自由」詹在劇團2006年的刊物如是說。他在劇場裡,生活裡,正身體力行這句話。

「詹瑞文,劇場組合聯合藝術總監之一。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 赴英、法、荷蘭跟隨多位歐洲戲劇名師深造演技、形體、聲線及物件劇場等。2003年成立 PIP 藝術學校 (PIP School) 。詹獲獎無數:1998 年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及2000年以《兩條老柴玩遊戲》獲最佳男主角,2000年再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小組委員會頒發第一屆戲劇發展獎,2004年獲皇家禮炮 (Royal Salute) 頒授為「創見人士2004」 ( Men of Vision 2004 ),2005年獲民政事務局頒授十大傑出服務 (文化) 獎。」

2006年2月14日星期二

情人節‧梁祝


微雨的晚上,收音機內傳來一首首情歌。腦裡想著剛看過的「梁祝‧下世傳奇」的種種片段。

原本明星掛帥的舞台劇通常我是沒有太大興趣的。可是這齣戲有我喜愛的阿祖與蝦頭,還有司徒慧焯和小龍呢。當天買不到票心裡可是有點戚戚然。幸好這個世界發明了 vcd。

這個製作故然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比方說現在是有點演唱會的影子) ,但我鍾情於戲中的宿世情緣,今生來世至死不渝的愛情。也驚訝於何韻詩的表現,又為製作人的誠意而感動。當然,阿祖與蝦頭的演出仍是那麼的吸引。

愛就是愛,擋也擋不住,逃也逃不掉。愛情當中沒有性別與身份。這令我想起了另一個我非常喜歡的舞台劇,馴情記。人應該忠於自己的感覺。

何有點她師傅的影子,梅姐至今仍是我最欣賞的歌者,她的舞台演出令人難忘。

在情人節的晚上,願有情人雙雙對對。

《梁祝‧下世傳奇》 16-19.9.2005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2006年2月13日星期一

陳區長


看了這些年戲,很多劇場內的演員,導演,編劇或一眾設計師,雖然我不認識他們,但在感覺就像與他們一起成長。我很想談一談劇場內的人。

看了《白蛇新傳》,有我很喜歡的演員,陳曙曦。

第一次看陳的演出應該是「劇場組合」的 1994年的《麻甩騷》。是陳和詹瑞文,張達明三個人的演出 (有機會再談談這個經典的演出)。陳可是與詹瑞文一同創辦「劇場組合」的。

坦白說那時覺得他的樣子挺難看,實在很「麻甩」。怎樣也不太像一個剛在演藝學院畢業的學生。但他的演技嘛,當年能與詹和張擔大旗演出,當然「有翻咁上下」啦。

我不認識陳,但看了這一個《麻甩騷》後,總覺得陳應該是個風趣幽默的人。後來與他在一些劇場內的活動有數面之緣,卻發覺他好像有點不苟言笑,談到戲劇,便會認真非常。

印象中除了「劇場組合」外,他好像沒有正式加入過任何劇團,一直以自由身的身分,穿梭於大小劇團,如他曾演出「香港音樂劇團」的《風中細路》、「剛劇場」的《誰愛在誰人下面》,導演過「劇場組合」的《再見紅日出》、「演戲家族」的《揹著書包上學去》,編導「灣仔劇團」的《Upload 到太虛幻境》等等。

不得不提的是劇場搭爹區,這個叫大小劇團和觀眾依時拜訪的網站,陳是創辦人和區長─ 一份沒有酬勞,只有無止境的付出和久不久便被匿名網友痛罵一頓的工作。

看到這世上還有一些為興趣為理想堅持的人,很是佩服。

「陳曙曦,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畢業,主修表演。畢業後再赴英國隨菲利普。高利亞進修戲劇。多次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項,更憑「演戲家族」的《談情說愛》及《邊城》獲最佳男主角。2004年創辦天邊外演藝教室,教授演技及舞台技巧。」

美女與野獸



這幾年藝術節都有看芭蕾舞劇或現代舞。我雖不懂舞蹈,但總覺得舞者的動作靈巧雅致,在動聽的旋律配襯下,那境況是多麼的優美。

2000年看過「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的《愛德華二世》,我曾經這麼寫: 劇中各演員舞蹈精湛不在話下,整個故事就在舞蹈及音樂中娓娓道來。演出很有氣派, 會議激辯的一漠印象實在深刻─ 沒有一句台詞,單以音樂效果和舞步來交代一場會議的進行,但仍可令你感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激烈的辨論。

今次的演出整體是著重展現優美的場面。其中一幕群鳥協助美女,模擬著載她翱翔天際的樣子,實在維妙維肖。他們運用舞台的技巧嫻熟,當中有一幕展示主角由山洞外一直走進洞穴深淵,最後到達大宅,全個過程只靠舞台佈景的調度,舞者只是在原地進進出出,便達到效果。

這天的座上客有很多小朋友,我鄰座不遠處有一小男孩由節目開始便埋怨演出不好看,他肚子餓。最初我是想教訓一下那小男孩。但回心一想,若嚇怕他以後他的爸媽可能會減少帶他進劇場呢,還是忍住了。幸好他後來在媽媽的懷抱中睡著了。

《2006 香港藝術節 美女與野獸》 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  12.2.2006 3pm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2006年2月12日星期日

尋找。愛


被雷峰塔困住了八百年的素貞,重獲自由卻仍眷戀前塵往事,為心中所盼的真愛在塵世間追追逐逐,尋尋覓覓... 愛情從來只會為人帶來煩惱,努力尋找到頭來卻只發現承諾已變,卻叫眼前人認清自己的過去,更愛她憐她 ... 是應眷戀前塵往事,還是珍惜眼前人? 現代人忘記過去,只顧當下,沒有明天的態度,是進步還是退步?

整體來說,有好有唔好 (好廢話啊)。有幾場 (如觀音,法海現身,看星) 是有點兒戲 ─ 怎麼看星那場不來個滿天繁星,卻讓兩個dancer 跳舞?Gary 這次演得不錯,Alice 卻梢嫌少了一點女性的嫵媚。印象深刻的有:百年好結局之血的婚禮,禪院忠告之法山Richard互訴衷情,四季天之漫天飛雪想當年。

離開劇院時想著高世章的音樂和岑偉宗的詞,感嘆音樂與填詞實在出色。可惜他們沒有賣 CD !

「若果生命終會失去,一切嗔癡愛恨都會化為烏有,能夠捉在手中,惟有回憶,和已成為永恆的曾經。」 (摘自場刊)

《2006 香港藝術節 白蛇新傳》 演戲家族  11.2.2006 3pm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2006年2月11日星期六

開張大吉




等我寫下劇場0既0野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新於2006年7月9日

為方便瀏覽及整理網誌,把2006年1月至2月10日早於開這個BLOG 前看的戲的感想在以下列出。

1.  《芳草校園》中英劇團   [6.1.2006 8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戲裡談到很多教育,做人,教孩子的理念和道理。適合一家大小觀看。阿盧的演出有點意外之喜。故事感人。九/十月會重演,稍後我會寫篇文章介紹給大家。

2.   《凹凸男女》劇場空間   [8.1.2006 3pm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是個美國翻譯劇。說的是男女相遇相戀,熱情過後又漸趨平淡,是繼續還是分手?下一個會否又是重複相同的情節?劇中說了一些兩性的分別,值得思考。部份觀眾席設在台上。台前卻有六張床,觀眾需要坐在床上看戲。我的座位是在台右一張舒適的沙發,可看到坐在對面台左的觀眾,但很多時卻要看演員的側面。可近距離觀看演員的表演,感覺就是戲的一部分。

3.   《小飛俠之幻影迷蹤》香港話劇團  [18.1.2006 7.30pm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戲很熱鬧,可是場面有時覺得有點堆砌。但見到小朋友開心的大叫大笑,我也看得開懷。

4.   《哈姆雷特》香港演藝學院  [19.1.2006 7.45pm 香港演藝學院實驗劇場]
這是繼《菲爾德》後鄧樹榮另一次以簡潔的手法演繹莎劇。演Hamlet 的同學很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