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5日星期日

記,三齣戲



《死亡與少女》

《死亡與少女》是改編自奧地利劇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 (Elfriede Jelinek) 的公主系列 (Princess Plays)的兩個短篇《白雪公主》(Snow White) 與《睡美人》(Sleeping Beauty)。

之前沒有接觸過這個劇作家的戲,入場只憑戲展示的一切去了解劇作家想表達的訊息。戲是藉著兩個童話故事的公主角色,來顯示女性在父權主導下被壓抑的角色、童話世界的虛幻、存有的荒謬、死亡的真貌,以致永恆、真理、美、性與愛等命題的探問。劇作家以一段段冗長的,充滿哲理的獨 (對) 白,翻來覆去的辯證方式,來刺激觀眾思考女性的本質。劇本沒有故事性,卻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看完戲後再看了創作人翻譯的中文文本,以及由Gitta Honegger英文翻譯的文本,發覺其可讀性很高,卻不是個容易演繹的文本。

現時所見,創作人非常忠於原著 (沒有刪改文本),只是在首尾作了詮釋。她們以奧地利近期發生的「禁室培慾」事件,對照劇作家文本內所提問的女性議題,也可以說是回應了劇作家一直在奧地利致力揭示社會潛藏的問題。儘管戲的首尾呼應,也帶出了創作人的視野,但綜觀整齣戲,我卻覺得創作人未能把文本的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劇作家的文字非常有力,卻因為其長長的獨白和反覆辯證的表達方式,加上演員近乎原汁原味,平板的演繹方法,實在不容易令觀眾即場接收明白。除了首尾兩段有關新聞的戲,創作人也嘗試對文本在表演上作出演繹─如開首把巨型毛公仔變了真人演出,一邊播放獨白一邊緩緩的為公主裝扮起來,又或是旁邊加插了類似女性的性虐待錄像 (螢幕太小看得不太清晰) 等等。但我覺得這些演繹有點零散及觸不著癢處,有時反而令我分散了注意力,未能集中留意對白內的文字。

儘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繼續探索的實驗,希望創作人繼續努力。

PS. 資深劇評人小西的評論:【《死亡與少女》的詰問與嬉戲

【《死亡與少女》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6.9.2008 8pm 牛棚劇場】



《卡夫卡的七個箱子》

卡夫卡的戲過往只看過兩齣,包括《蛻變》和《審判》。這次愛麗斯劇場實驗室的《卡夫卡的七個箱子》,藉著卡夫卡的好友馬克斯‧布勞德 (Max Brod) 和崇拜他的年輕人古斯塔夫‧詹努克 (Gustav Janouch)這兩個人物的相遇,再以卡夫卡本人的作品,帶出他的生平,他和父親的關係,他所處的時代,以致他作品的獨特之處。

當然,在一個兩個多小時的製作裡,展示一共十三個卡夫卡的作品,實在未能有很深入的探討,但當中也演繹了不少卡夫卡作品的精彩片段,讓觀眾對這個聞名的作家有了初步的認識。我看後,就希望找他的文章來看看。現場所見,觀眾中也有不少年輕人,希望也能藉此劇能引起他們對這個劇作家的興趣。

劇團也為這個創作印刷了一本厚厚的導賞手冊,內裡有創作人的創作意念,有關卡夫卡的語言文學,他的作品和他人生的關係,以致演員們 (即集體編作人員) 為創作所寫的文章,從多方面讓觀眾了解這個作家。劇場從來不應止於演出的當下,它怎樣啟發觀眾,令觀眾思考和觀照自身才是最重要。

演出方面,我很喜歡演繹《蛻變》,和《頂層樓座》及《饑餓藝術家》那兩段。演繹戈勒各爾 (《蛻變》中的蛻變後的怪物)的梁智聰,及饑餓藝術家的黎浩賢演出不俗。導演對場地的運用,燈光,音響及錄像的設計,都很有心思,也富美感。唯錄像打在那個起伏不平的佈景上,有時看不清楚。

大米寫了一篇較深入的評論,對此劇有興趣可以看看:【《卡夫卡的七個箱子》觀後劄記

【《卡夫卡的七個箱子》愛麗斯劇場實驗室  20.9.2008 8pm 藝穗會劇場】



《再見理想》

入場看是為了Beyond,也為了編劇黃詠詩。坦白說,除了張繼聰和朱凌凌,那一眾的年輕歌手,我是聞所未聞的。

戲圍繞一隊中學時組band的六位成員的成長,和追尋理想的故事。文本方面,情節是有點預期得到,但戲以串連Beyond 的歌曲來說,是做到了歌曲傳情達意。

這絕對是一齣演員的戲,沒有了這班演員相信可觀性較低。張繼聰和朱凌凌唱得又演得我一早知道 (張哭著唱歌的場面令人動容),意外的是關智斌、陳美詩和方皓玟演來也中規中矩。

製作方面,可能因為導演不是劇場人,仍未能擺脫演唱會格局。台上現成有隊「朱凌凌」,怎也不讓他們真的在台上夾夾band,演奏一曲?令我覺得整個戲在說著做音樂,夾band 的理想,卻也變成空談多於一切。

有這麼多年輕歌手掛帥,我以為一定是全院滿座。出乎意料卻只有七成左右觀眾,據聞其他場次銷情也一般。再一次證明理大這個場地不利票房,劇團製作人在考慮演出場地時得留意。

【《再見理想》東亞娛樂/英皇舞台/維高文化/NOUS   21.9.2008 3pm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