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徐羨曾是個冷面笑匠,人帶點靦腆卻很有喜劇感,這次擔大旗演獨腳戲,一看戲名《一碌木》,哈,不就是在說他自己嗎?
獨腳戲不容易演,第一次便選了文化中心劇場,野心倒不少。朋友告知我這戲有阿徐自身的故事在內,怎樣把故事溶合創作人想傳遞的訊息,是製作獨腳戲最大的挑戰。
戲圍繞「一碌木」所遇見的人與事而展開。人就如木頭一般,從小到大被環境、人事、工作、生活不斷琢磨,最終身心疲憊,傷痕纍纍。但不要氣餒,皆因「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個世界不幸的人與事太多,任何人都會是一個「聆聽眼淚的天使」,也只要你肯說,週遭也會有很多木頭聽你細訴心事。
徐在一小時四十分的演出內,一人飾演多角,又唱又演又跳,非常落力。印象深刻的有扮演不同人遇到木頭的那段 (他扮狗也很神似),速遞員的故事,和演繹抑鬱症病人那段。
故事的訊息清晰,卻覺得仍可以在片段的轉接再下點功夫。由開始時木頭脫離大樹,遇到媽媽,再陪伴小朋友,繼而被婆婆丟棄,飄流在大海,再被藝術家收買,成為價值連成的藝術品,所看見的人與事,都一氣呵成,直覺上是同一塊木頭的遭遇,感覺連貫。可是到病房開始,以至及後速遞員和2035年的故事,那種連繫突然消失了 (又或是我看不到?),有點像斷了線般。
作為一位出色的設計師,以圖畫來說故事本是很好的安排,也使這個演出充滿他個人風格,可惜投影的背景太多花紋,我坐得很前也看得不太清晰,效果不太理想。現場的鋼琴伴奏對故事的推進很有幫助。
正如阿徐說,第一次難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希望他(們) 再接再厲,繼續在劇場內做「一碌說故事的木頭」。
【《一碌木》 三角關係 31.3.2007 3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