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9日星期二
萬家之寶
正如導演毛俊輝在場刊裡說,曹禺的作品是中國劇壇貴瑰寶,是應該好好介紹給觀眾。能一晚看了三個曹禺先生的劇作《原野》、《北京人》和《日出》的選段,真暢快,卻也意猶未盡。
因是選段的關係 (除了《日出》是較完整的獨幕劇),看時就不是著重故事的情節,反而更集中看演員的表現和片段所呈現的人物關係。
多年前看過《原野》(是呂良偉和葉童演出),故事有一定的印象。這次只選了仇虎、焦母及金子三人充滿張力的對話的片段,當中有安撫、試探、仇恨、怨懟。三人在說話卻不是在對話,每一句台詞皆口是心非,詞鋒銳利暗藏殺機。秦可凡 (焦母)、彭杏英 (金子) 和潘燦良 (仇虎) 都演得出色。戲無論節奏,停頓時出現的張力,都掌握得很好。
導演在場刊說這戲既「表現出典型西方現代戲劇敘事手法,同時亦包含著濃郁的中國戲曲表演調子」。我看時就真有點看戲曲之感。
一邊看一邊想為何以英語來演繹《北京人》,是因為兩位女主角 (邱歡智和韋羅莎) 英語了得?是想表達劇團的多元化?從場刊得知,原來曹禺的劇本早在1979年已經翻譯成英語,並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演出,而曹禺更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位訪美的「文化大使」。
戲裡兩位女角對自我存在的價值、生活的目標、生命的追求截然不同,曹禺在這段戲展現了新舊社會女性的不同面貌。戲裡充斥著「自由」、「自我」這些源自西方的概念,以英語來表達又儼然恰當不過。更佩服曹禺這劇本的宇宙性。沒有看過原著的角色性格,但從片段所見,邱歡智活脫是上一代逆來順受,為愛犧牲甘於認命的女性,而韋羅莎則是個天不怕地不怕,努力尋求自身幸福的新女性。
正如導演說,片段裡沒有很多的戲劇化動作,只是平實的對話,但就在這絮絮的話語中,觀眾可感到新舊交替的沖激。毛俊輝說他「特意將這齣曹禺最接近契訶夫的戲劇片段以風格化劇場手法演繹,最主要是提供一個嶄新的美學角度引人細嚼曹禺的創作」。戲是否能達到目標我不知道,但肯定已激起我讀《北京人》這劇本的意慾─已買了這劇本多時,卻一直未曾細讀。
最喜歡是《日出》。陳敢權把戲改編成為香港七十年代的背景,戲沒有失去原著對的精粹,卻為她添上了現代感。導演說「曹禺是用『生活橫切面』方式來寫《日出》,以人生的零碎闡明一個觀念。劇中每個角色都有他/她一定的份量,串連希來就砌出一個社會的拼圖」。
就以現時的獨幕劇而言,陳的改編亦似是朝著這個方式進行,並很成功。那紙醉金迷、今朝有酒今朝醉、視財如命、埋沒真心、階級觀念重、資本主義至上的生活態度,不正就是今天你我身處社會上的某一群人的狀態?也喜歡結局,帶點開放式,給觀眾帶來想像空間也來得正面。
多年前看過胡美儀演《壹籠風月》後就要到今天才可看到她的演出,喜歡她這次陳白露的演出。胡能掌握角色的內心掙扎。她給我看到一個生活蒼白空虛,但良心未泯仍苦苦掙扎的心靈。也喜歡飾演方達生的黃建東。
三齣戲各有特色,也能顯示曹禺劇作的多元性。多謝話劇團選了這三段戲來演。曹禺,果然是萬家之寶。
引用的網誌為【五至六月的推介】。有些戲還有票,有些戲剛在票房開賣,請多多支持劇場。
【《萬家之寶》 香港話劇團 23.5.2007 7.45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2007年5月28日星期一
吾愛母校
戲是一齣瘋狂的喜劇。村校收生不足,面臨殺校的危機,校內各老師想盡辦法來挽救學校危機:音樂農莊、搞演唱會、地獄式訓練學生在體育學術科目得好成績、拍宣傳片、甚至開壇作法,要多瘋狂有多瘋狂。村校裡的老師,似乎都是一些沒有目標教學理念的「員工」,試問又怎麼作育英材?一邊看一邊想,是否太可悲?難到我們的教育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正如場刊裡所載:怎樣才是一所吸引的學校呢?
相信編劇是希望以較輕鬆的手法去表現殺校的問題。現場所見,觀眾是看得很開心。可是,太瘋狂搞笑的情節也削弱了殺校的危機與困境。
製作方面,以業餘劇團來說,相信已然盡了最大的努力,各演員表現落力。戲有錄像、歌唱舞蹈、形體等,實在很不簡單。戲當然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如台位的安排可以改善 (現在群戲,特別是師生一同在場的那些場面時有點令人眼花撩亂)、換景的安排 (現在花費了不少時間) 等等。
無論如何,看到愛美麗一邊看一邊開懷大笑,我也看得很開心。還是那句,希望各人繼續努力。
相關網誌:去年看過《吾村母校》 後寫的【吾村母校】。
引用的網誌為【五至六月的推介】。有些戲還有票,有些戲剛在票房開賣,請多多支持劇場。
【《吾愛母校》 壹團和戲 27.5.2007 2.30pm 北區大會堂演奏廳】
2007年5月27日星期日
跳舞‧鯊 (重演)
很久未看過梁祖堯 (祖) 演一齣完全的正劇 (上次的《烙印》還不太算數)。這次能看到他導/演一個足本的翻譯劇,還與戲內對手黃雪文 (貓仔) 精彩的演出。兩人無論演與導,都一樣令人感到非常滿足。
故事是說一個迷失的女生Tracy ,與一個夢想成為作家的圖書館理員 Ben 遇上,兩個寂寞的人展開了一段如場刊所說「互相廝殺的愛情故事」(詳細故事可參看下面所連結首演時寫的網誌)。
可能是貓仔與祖相熟的關係,兩人演來蠻合拍的。這次 Tracy 給我的感覺較沉實了,少了點任性不羈,多了一點矛盾、不安、徬徨,也給我看多了Tracy 對Ben 的愛 (這在她告訴Ben 有孕那場尤為顯著)。
祖的性格則更立體,更人性化,想來更符合現實。他給我看到他對Tracy 的愛與容忍仍是有一定的限度 (對呀,是人來的嘛,愛之深恨之切,發脾氣也是在所難免)。這次給我看到Ben 心內翻滾的情感,他對Tracy 的奇怪論調行徑終於在忍耐多時後爆發。據聞我看的那場 (第三場) 是他們經兩天調整情感處理後的結果,從那天的演出看是剛剛好。
說說有感受的幾段。開首時Ben對這個Tracy 這個他救回來的陌生女子是好奇的但也有不滿,特別是Ben 發現Tracy 取了魚缸內的戒子即帶點不滿取回並放回魚缸,似乎顯示Ben 對之前的感情 (相信是另一段關係吧?) 仍有感觸。傷心人別有懷抱,所以當他聽到Tracy 的故事後,那自然而言由憐生愛的感覺,就顯得更有說服力,也令Ben 的情感更立體。這個改動就很好。
Tracy 訴說鯊魚館的那段。無論燈光、音效的配合都很好,讓我感受到Tracy 心底的徬徨。貓仔演來也入木三分。
最喜歡故事開放式的結局,比對首演時Tracy 的留字出走,現在對望凝視的結局,讓我看到兩人眼中的依依不捨,但卻又心知互相實在無法繼續下去,很唏噓很無奈。
演員兼任導演殊不容易,這次的製作只有更好。無論佈景、音響、燈光,都配合得很好,很有美感。很喜歡背景那個大書架,還有上面的戲劇經典書。
整體來說,我喜歡這個重演版本多一點 (呵呵呵,還是有點偏心祖與貓仔的配搭喇 ),故事適度的改動,使一些地方令人更入信,演出也更流暢。整體節奏更緊湊,沉重的感覺少了,反而給我傷感唏噓無奈的感覺更多。
很滿足很滿足。
相關網誌:較早時寫的人物誌【貓仔】及【Pumpkin jojo】/看過《跳舞‧鯊》 首演後寫的【唔上心就傷唔到個心】。
引用的網誌為【五至六月的推介】。有些戲還有票,有些戲剛在票房開賣,請多多支持劇場。
【《跳舞‧鯊》(重演) 姊宮樂園 16.5.2007 8pm 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
2007年5月26日星期六
再見不再見
故事說現職作家的陸詠端,從小就非常孤獨。一起長大的好友張家敏,為她孤獨的生活添上色彩,她們一起上小學中學,分享心事。直至張到外國升學,那聲再見變成了真正的別離。畢業後陸一直努力工作,但十年來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得身在外地的張鼓勵下,從事寫作把心裡話說出來。
可是,香港人就是無事忙,為生計努力的陸開始迷失,有形的距離令兩人心靈與感情上的無形距離加劇,陸開始忘記當初創作的源由,也逐漸與友人疏遠,躲在她孤獨的空間裡。沒有張在旁,陸的創作也逐漸變得乾涸。終於,張回港多年後才與陸聯絡,相見卻在醫院裡。陸為了羞愧 (沒有兌現再見的承諾),更怕面對現實 (心底接受不了多年好友回來已轉變,就是回來多時也沒有再找她),她選擇了逃避,活在回憶的世界裡....
一邊看一邊覺得人其實就是這麼可悲,但整件事卻又是多麼的真實。戲中陸選擇了逃避離別帶來的傷痛,為自己築起了一個防衛網....不是嗎?這是動物天生的自衛反應,人失去自信受傷害感到痛苦就是努力希望忘記不快,留住美好的回憶─聽到陸明知張已回來卻寄信到外國給她時,我感到很心痛。
「再見不再見」從來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就是勉強也無謂,或許我們只能做的,就是努力面對離別後的缺失、失落、孤獨的感覺,和選擇怎樣去保存和延續那美好的回憶。回憶可以幫助成長,也可以令人不思長進,在乎你怎麼選擇吧?
有幾段戲我很喜歡的 (其實有很多段都喜歡,寫不了那麼多)。
開場的納悶狀態。一開場的錄像配以Kearen 熱鬧的舞蹈,既象徵電視台節目的完結,又能即時令觀眾投入那熱鬧情緒,也能與緊接著陸孤獨一人半夜醒來納悶的狀態作強烈對比。陸絮絮地拉著觀眾訴說她的小說她的感覺她的生活,這一段既能與觀眾熱身,也令我感到陸是多麼的孤獨心底多麼的渴望與人溝通。
曾經獨 (居) 處的人相信都有同感吧?很多時突然想有些感覺又找不到人分享,有時只好孤獨一人自言自語... 我想,如果「牆」會說話,相信她會說出很多好故事。
機場的再見。這一段無論在形體、燈光、錄像和配樂都配合得很好。特別喜歡 Kearen 在巴士內望向窗外,想著與好友的別離。當Kearen 說到「其實是我離開了」,和跟著陸與張的慢慢疏遠,猛然令我想起了很多往事。對啊,離開這個城市的人都會找回來,但在這個城市的人,卻是說了那聲再見後,很多時是永不再見了。我讀中學時就曾有些要好的同學到外國升學,起初會每個星期互相通信,到今天,就是對方身在哪裡也不知道 (但我卻還收藏著那些郵簡!!) 。
某時某地,總有一些人在身邊出現,一段時間後,又走了。有多少個會在心裡留下一點痕跡?
末段在佈景後獨舞。陸選擇了再次面對張,我想,是希望放下,是希望接受現實。但我更希望那是因為她對人對生命仍存有希望。就像我所見,有很多人伴著她跳這舞,伴她一起走下去,儼然在說,她不會再孤獨。雖然,我還是覺得最後那個要保守祕密的再見令我感到有點悵然若失....
衷心讚許這次台前幕後的製作人員。Kearen 說得對,這是個一team 人的製作,舞台上演出的是她一人,但看得出各單位投放了不少心血,無論動畫、燈光、音樂、錄像、佈景都是一個高水準的製作,也能與戲的內容緊扣。
更佩服Kearen的幹勁。作為主腦人,要專注創作,又要兼顧各創作單位在演出上的配合,還要應付那排山倒海的宣傳攻勢─友儕間無不讚賞她今次在各大報張、雜誌、電視等媒體的宣傳攻勢。以劇場演出來說,這次《再見不再見》宣傳之多之廣真的少見。能做到既不用大洒金錢又收到宣傳之效,還要每一篇報導絕不譁眾取寵,這篇說戲劇那篇說藝術說人生,實實在在的宣傳戲劇,很不容易。據聞所有的宣傳還是由Kearen 一手一腳安排,怎能不寫一個「服」字?不禁問:Kearen,你怎麼一次過可以做那麼多事?
再見9+2:話說當天看戲之前,與姨甥女愛美麗小聚,她得知麒麟姐姐有演出,埋怨我不通知她及帶她觀看 (她倆的淵緣見網誌【Kearen 姐姐】)。當時我告訴她,麒麟姐姐今次的演出她未必明白,所以沒有通知她,她當然不滿 (因為 《29+1》 我也是如此說,但她認為她看得明明白白,見【29+1 與 9+1】)。
可是,看過演出後,我開始覺得明白與否又有甚麼關係?單是感受麒麟姐姐在舞台上真摰感人美麗的演出,也是賞心悅目的一回事。因此,我與愛美麗正一同熱切期待這戲的重演,希望圓了 9+2 與麒麟姐姐再見的願望。
引用的網誌為【五至六月的推介】。有些戲還有票,有些戲剛在票房開賣,請多多支持劇場。
ps:看到 Kearen 貼了一篇觀眾感想,寫得很好:【因為,所以】
【《再見不再見》 彭秀慧創作 19.5.2007 8pm 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2007年5月24日星期四
櫻桃園 The Cherry Orchard
櫻桃園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 (Anton Chekhov) 最後一個劇本,寫於1904年。故事說櫻桃園女主人朗莉雅在丈夫和兒子死後,從俄國搬到巴黎逃避,並愛上了一名男子,在巴黎大幅度揮霍後,為了要償還家族借款,遂回到俄國去面對出賣財產,和拍賣櫻桃園的事實。從故事中,帶出在俄國共產革命的陰影下,不同階層的人(如地主、農民、僕人、知識份子) 面對這個巨變的不安、逃避、混亂的狀況。
可是,契訶夫不想把戲變成悲劇,他把戲輕柔的帶出,讓觀眾與人物一同哭與笑 (是苦笑的多)。他突出了幾種不同階層人物的性格弱點─如櫻桃園女主人朗莉雅的揮霍無度、逃避接受家道中落的心態;樂百軒暴發戶式囂張態度,卻又為自己歷代祖先為僕人的過去而感到自卑的矛盾心態;家庭教師杜菲可夫身為知識份子既不恥暴發戶唯利是圖的嘴臉,卻又藐視他人空談理想。
坦白說今次整體演出給我的感覺是平平無奇,還有點覺得演員好像急於把台詞說出,情感的控制及角色之間的交流並不深刻。不知是否因為導演是外藉人士的關係,對廣東話的說話節奏速度、台詞的輕重和著重點未能掌握?我看的那場還有些時候演員間有台詞重疊的情況出現,看過劇本似乎不是劇作者的要求,不知是否導演要求?
製作方面,佈景很特別,把整個舞台呈現有河流 (真的有水) 的實景,也有幾場下雨的安排,當朗莉雅訴說兒子浸死的哀痛和僕人在莊園後嬉水的那場都派上用場。可是,戲主角之一的「櫻桃園」,卻整齣戲也未能令我感受到她的美麗與偉大 (甚至可以說除了台詞上提到,不會感受到她的存在)。特別是燈光的安排非常單調,有點浪費了一個別緻的佈景。
在網上找到劇本,有很多值得細味的地方,有空不妨一讀,感受一下偉大劇作家的文字。
伸延閱讀:【 《櫻桃園》劇本 (英譯版本)】/【《櫻桃園》閱讀指引 (英文版本)】
引用的網誌為【五至六月的推介】。有些戲還有票,有些戲剛在票房開賣,請多多支持劇場。
【《櫻桃園》 香港演藝學院 18.5.2007 7.30pm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院】
可是,契訶夫不想把戲變成悲劇,他把戲輕柔的帶出,讓觀眾與人物一同哭與笑 (是苦笑的多)。他突出了幾種不同階層人物的性格弱點─如櫻桃園女主人朗莉雅的揮霍無度、逃避接受家道中落的心態;樂百軒暴發戶式囂張態度,卻又為自己歷代祖先為僕人的過去而感到自卑的矛盾心態;家庭教師杜菲可夫身為知識份子既不恥暴發戶唯利是圖的嘴臉,卻又藐視他人空談理想。
坦白說今次整體演出給我的感覺是平平無奇,還有點覺得演員好像急於把台詞說出,情感的控制及角色之間的交流並不深刻。不知是否因為導演是外藉人士的關係,對廣東話的說話節奏速度、台詞的輕重和著重點未能掌握?我看的那場還有些時候演員間有台詞重疊的情況出現,看過劇本似乎不是劇作者的要求,不知是否導演要求?
製作方面,佈景很特別,把整個舞台呈現有河流 (真的有水) 的實景,也有幾場下雨的安排,當朗莉雅訴說兒子浸死的哀痛和僕人在莊園後嬉水的那場都派上用場。可是,戲主角之一的「櫻桃園」,卻整齣戲也未能令我感受到她的美麗與偉大 (甚至可以說除了台詞上提到,不會感受到她的存在)。特別是燈光的安排非常單調,有點浪費了一個別緻的佈景。
在網上找到劇本,有很多值得細味的地方,有空不妨一讀,感受一下偉大劇作家的文字。
伸延閱讀:【 《櫻桃園》劇本 (英譯版本)】/【《櫻桃園》閱讀指引 (英文版本)】
引用的網誌為【五至六月的推介】。有些戲還有票,有些戲剛在票房開賣,請多多支持劇場。
【《櫻桃園》 香港演藝學院 18.5.2007 7.30pm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院】
2007年5月19日星期六
地獄行
上星到地獄走了一趟,來了一次反思,一次集體回憶之旅。
這個地獄之旅,看到了聽到了很多。早至香港地質和社會歷史,67年游水過河上一代所經歷的事,近至香港各大小社會政治民生的事情 (如六四七一遊行、沙士、清拆鐘樓、世貿、反對廿三條立法等等),實在目不暇給。
故事說小職員阿文因為思念亡妻,由已去世的中學老師 (陳曙曦飾演) 帶領下闖進地府找尋妻子,從而回顧了香港的歷史,現今社會的生活狀況。阿文也由只懂想著自身的問題的小職員,逐漸擴闊眼界,看到社會上,和更遠大的問題。
導演花了不少心思,以梯級和鐵板的佈景,及演員的形體演出來表達一層層的地獄狀況。整體的視覺效果豐富,有幾場 (堆填區、自殺地獄、囚籠地獄等等) 給我深刻的印象,能在文本以外帶出港人貪新忘舊、不關心身邊人、固步自封的特性,意象鮮明。末段拉開劇院的背幕,各演員走向看得見的在劇院外的高樓大廈,即把剛剛戲內所見的與現實再次組合,很有意思。
整體來說,戲的意念很有意思,一邊看一邊也回憶了不少往事。只是,以一齣一小時三十分鐘的戲,觀眾要接收戲文本上,演員們形體上給予的訊息,和不時打出的但丁神曲的節錄 (那把男聲以意大利文讀出但丁神曲的節錄,很好聽,可是內文似乎與戲關係不大?),就是喜歡思考的婆婆也有點消化不來。特別是編劇希望籍此戲帶出有關土地、生活、和歷史之間哲學性的思考,還是要看過場刊,才能明白創作人的意圖。
看到有很多網友不喜歡哥哥出現的那場。我覺得把哥哥安排在戲內也沒有問題,只是哥哥的死似乎是因為情緒病,與片段內因為各種原因 (如生意失敗,婚姻破裂) 而選擇自尋短見的人出發點可是有點不同。因此,我在看時也覺得有點格格不入。
看這戲很多人也是希望看陳曙曦,他的演出也實在支撐著整齣戲,可幸群戲的演出不俗。飾演唱歌的少女的謝瑞琼歌聲動聽。
從場刊中得知天邊外劇場的演員們均是天邊外教室的學員,而他們除了接受表演技巧的訓練外,還涉及「劇場藝術對於參與者的轉化及其對社會的可能貢獻」。就這個演出來說,演員都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他們就能從參與戲劇當中得到了解上一輩的社會狀況,反思自身的機會。希望他們繼續努力,也期待他們以後的演出。
【《地獄行》 天邊外劇場 12.5.2007 8pm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2007年5月17日星期四
做推銷員唔會死架!
當詹瑞文化身為馮人望媽媽,在台上問:「有冇人睇過《推銷員之死》呀?鍾景輝做架....個推銷員死得好慘架....我咪叫阿仔去睇囉,點知佢話,做推銷員唔會死架喎....」(大意)
聽到詹這麼問時,我第一時間想叫:「有呀,我有看過呀,鍾景輝演推銷員Willy 嘛!仲有林立三做他的兒子Biff 嘛... 」一秒鐘猶疑,當然沒有大叫出聲。詹也料到,台下鴉雀無聲,沒有觀眾看過這齣戲。(乜按:《推銷員之死》為1995年「香港戲劇協會」的製作。)
看著看著,突然發覺詹也是一個推銷員,做著一些吃力不討好的市場推廣:推銷他的演技、推銷舞台劇、推銷表演藝術,推銷「Pleasure-in-Play 樂在戲中」的概念。與戲中推銷員馮人望一般,這是一個艱難的,孤獨的,漫長的旅程。
看著詹扮演報紙檔大嬸章小蕙、電視台記者李嘉誠、林狗、旅行團導遊曾先生、大狀梁家傑、皇后餐廳侍應王家衛、抹窗工人黃秋生、良心未泯的傳媒人石兜 .... 一段段似層相識的人與事,儼然是你我身處這個社會的縮影。一晚內經歷甜酸苦辣,也就像人生。七度重演,經歷了百多場,這戲真的與香港人同呼同吸,一起成長,觀眾不難在當中找到共鳴的地方。
男人之虎,也是男人之苦,更是香港人之苦。
戲末段,所有混亂過去,阿詹悠然自得的上路。對,無論多艱辛,路還是要繼續行....
做推銷員唔會死架!
【《男人之虎》 劇場組合 13.5.2007 7.30pm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PS:引用的網誌是去年看完《男人之虎》時寫的網誌。
PPS : 原來我也是推銷員呢.....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奪面雙蟲 Trumpets and Raspberries
看了影話戲的《奪面雙蟲》,一齣瘋狂喜劇。
故事說富豪黃金松為電話公司主席,被恐怖份子企圖綁架,意外大爆炸後容貌盡毀兼短暫失憶,因獲救時身懷其公司小員工王松的身份證明,醫院於是將黃金松的容貌還原至王松的模樣,一連串錯摸搞笑的處境因而產生。
這次由同一位演員陳淑儀演兩個阿松。他的演出一流,除了在服飾上的不同,形態聲線性格也令你感到兩個人在演戲,不得不配服他的演技。要扮演兩個人相信難不到他,在短時間內轉變投入角色加上控制著戲的節奏及喜劇感就不容易。久未演戲的影話戲藝術總監羅靜雯也演得落力。我看的是第一場,除了初時像是未warm up,後來越來越熱鬧。另外,飾演王松的女朋友李嬌的蔡運華,和演醫生的朱柏康也演得生鬼。
這是一個有關恐怖主義的戲。編劇 Dario Fo 一生致力透過戲劇去「改變社會上的不公平不公義」。導演說Dario Fo 也鼓勵演他的戲時應把劇本因應所在地的政治情況而作出改編。導演兼翻譯李國威就把這齣戲適量地本地化,令人在瘋狂錯摸的情節裡,一片片笑聲中,想想身處社會的一些情況:800人的選舉、幕後的黑手、商人治港、資本家影響政府.... 最好笑的戲,原來每天就在身邊發生。
覺得第二幕金莎家的佈景大了一點,未有可以移動的傢俱出現時,演員在空空的台上演出,有點吃力。
引用網誌是Dario Fo 另一齣早前由香港演藝學院製作的戲《畀唔起?咪鬼畀!》。有關Dario Fo 的生平及其他資料,這裡有詳盡介紹 (英文版):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1997/fo-bio.html
【《奪面雙蟲》 影話戲 4.5.2007 8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2007年5月10日星期四
狗兒爺涅槃
《狗兒爺涅槃》是中國編劇錦雲的作品。多年前看過香港話劇團演出,記得劇本很有意思。今次得香港演藝學院的同學們演出,有機會重溫這戲。(ps:剛check 過原來是1991年5月!!)
故事講述清末時代農民陳賀祥 (人稱狗兒爺) 由年輕到老的事蹟。狗兒爺爸爸視土地為命根,為了贏得兩畝土地與人打賭生吞一條小狗而喪失生命。杳然一人的狗兒爺為僱農,飽受大地主祈永年的欺負。隨著朝代的轉變,中國經歷過國共內戰、新中國的成立、大躍進、文革和開放改革等政策和政治轉變,人民也經歷了大起大落的生活轉變。與大部份的中國人一般,狗兒爺多年來有得也有失,人也逐漸變得瘋癲迷失。
中國人對土地的迷戀,古今皆是。古時有地就有得耕作有飯開。現代人變本加厲,有地就可以無本生利發大達。戀棧土地的狗兒爺使他變得瘋狂;受金錢物慾權力迷惑的香港人,又會何時精神崩潰?
演員方面,喜歡飾演祈永年的邱頌偉,他很有大戶人家的氣度。演祈小夢的阮煒楹活脫是個孝順可親的小媳婦。主角狗兒爺的楊偉倫演得很落力,只是略嫌咬字有點不清晰。
我看的雖然是第一場,整體演出流暢,看得出導演放了不少心思在這戲上。喜歡以長布條形成的佈景設計,既可以做到山中的感覺,也有窮鄉僻壤的破落,錄像又可以打在布條上面,一舉幾得。導演也加上了風格化的演繹方法。個人覺得形體演繹在加強某些情節的情感也無不可,但強勁的歌曲則與戲的調子有點出入。
戲還有三場,有興趣中國近代史,可以看看這齣戲,詳情如下 :
11-12.5.2007 (六) 7.45pm & 12.5.2007 2.45pm /香港演藝學院實驗劇場/$90【演出網頁】
導演為了這次演出,一年前開始資料搜集並發表網誌。當中有些關於近代中國歷史的文章和一些錄像,就是不看戲,網頁也值得一看:【狗兒爺涅槃中央資料網誌】。
【《狗兒爺涅槃》 香港演藝學院 7.5.2007 7.45pm 香港演藝學院實驗劇場】
2007年5月5日星期六
怎麼樣的戲劇才是觀眾想要的戲劇?
早在去年九月《貳人聚‧2人散》演出完畢後,看到群仔一篇網誌《怎麼樣的戲劇才是觀眾想要的戲劇》(見以下引用網誌),當時深深感受到一個創作人的無奈與困惑。 ( PS: 雖然創作人感無奈困惑, 但《貳人聚‧2人散》可是很好看的呀, 參考網誌: 【死前要做的一件事】,【緣起緣滅‧聚了又散】)
作為看戲多年的劇場常客,一直很想討論這個題目。昨晚和幾位年輕人談到「創作人」與「觀眾」之間微妙的關係,把當中一些論點,和之前所想到的,一併寫下來。
「怎麼樣的戲劇才是觀眾想要的戲劇?」我想,這是每一個創作人都曾經問過的問題。究竟怎樣才能吸引觀眾進劇場?觀眾為甚麼要看劇?他們想在劇場得到些甚麼?
記得在「新劇裡的臥虎與藏龍」的劇本創作計劃演出時,聽過戲劇前輩林克歡老師說, (大意)一齣戲在劇場內演出,就是演員、觀眾,和文本,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和時間裡,所產生的一段關係。
我覺得,在現代的劇場裡,「文本」不需要是一個人們口中的「傳統」故事,但這個文本卻要言之有物,有一個特定的訊息/主題帶給觀眾。而演員,就是負責即場傳遞這個文本的工具。在整個過程中,也要有觀眾的參與。觀眾不是單向的接收,而是要用心感受和投入那個虛擬的當下。作為觀眾,能付出越多,感受會越深,收獲越大。
這個互動的過程,令創作人與觀眾之間產生微妙的關係。當中也突顯觀眾的重要性。就是嘛,沒有觀眾的劇場,是沒有意義的。
那創作人是否應盡一切方法來吸引甚至討好觀眾?
在《一篤戲》的一個座談會上,我曾對台上嘉賓說:「不要問觀眾要些甚麼,創作人應該問自己,想與觀眾分享些甚麼?」
試問誰能贏得全世界?試想想,一齣戲就是只有十個觀眾,十個人也可以有個不同的要求:有人會要求娛樂性豐富的表演、有人希望被感動、有人喜歡音樂舞蹈、有人鍾情形體表演、有人想笑,有人渴望大哭一場.... 若你問十個觀眾,相信會有十個不同的答案。再者,觀眾的口味要求不斷地轉變,又兼顧得了多少?
那麼,創作人是否就可以置觀眾於不顧?就是觀眾不明白也不用理會他們?
若你問我,我當然會說不是喇。
有時覺得,創作人也有責任「教育」觀眾,幫助他們成長,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批判那些看不懂的普羅大眾。可是,這不等於創作人要為戲劇「解話」─ 我想,沒有創作人會喜歡為自己的作品「解話」,但是適當的輔助或指導 (如安排演前/後的導賞會座談會、刊登一些相關的資料在場刊藉此啟發思考、演前/後的工作坊...等等),是可以協助觀眾更加了解創作人的意圖。
至於觀眾嘛,個人經驗,最好能抱著開放的態度來看戲,往往得著會更多。
只想說,看不懂不是甚麼罪過,只不過兩條平衡線就是接不了軌吧,沒有甚麼大不了。喜歡與不喜歡,往往也很個人。就是劇評人說好的,也不代表些甚麼─坦白說,有某些劇評人的劇評,就不怎麼好讀!
當然,也聽說過有一些活在象牙塔裡的創作人,專門以觀眾看不懂他的戲為榮。若不是涉及資源分配的範疇,這本來是沒有問題。因為藝術從來就不是一門可以計算的學問,我相信任何形式的戲劇也可以有其知音人。
拉雜談了一些,只想說,劇場裡就是需要多元化的創作,讓不同的觀眾,在當中尋找自己認同的聲音吧。
【相片:攝於2003年8月英國愛丁堡Jenners 百貨公司門外】
2007年5月1日星期二
菲爾德
看了香港演藝學院演出的《菲爾德》已有一段時間。2005年首演時我也有看,這次除了場地不同,當中只有少許處理上的分別 (記憶中上次較多在走廊外的對話)。
《菲爾德》獲得 2005年「香港舞台劇獎」的《最佳整體演出》和《最佳導演 (悲/正劇)》獎項,知道有很多觀眾很大期望。再看這戲仍為導演的功力和整體演出而贊歎。
無論是設計 (燈光/佈景/音樂) 方面,或是演員的演出,均與導演的簡約概念非常配合。褪下了一切華麗的裝飾,令觀眾更集中地看演員的演繹,聽演員唸台詞,緊貼故事的發展。演員方面,飾演菲爾德的黎玉清,和演愛倫的黃懿文,把角色的情感,和主僕之間的關係,都能準確地呈現。
戲寫於1667年,是法國作家尚‧拉辛 (Jean Racine)的作品,雖然說的是古希臘城鎮的故事,但戲當中的人性─嫉妒、高傲、欺詐、慾欲、軟弱、貪權等等,古今皆有。看過一些網友所寫的觀後感,差不多說了我要說的東西(有興趣可看下面伸延閱讀連結的網誌),這篇也不再詳談戲的內容 。
想說的是,重演給我的震撼是少了。想了一段時間,也和友人討論過。可能因為首演時第一次看到一個簡約主義手法,和同學們高能量的演出,其新鮮感所帶來的震撼實在很大,重演新鮮感已過,卻能令我看得更仔細。
想探討一下演員的選取和角色演繹的問題。
首先,我要強調,演員的演出很令人滿意,這個團隊實在演得很出色。只是,若戲是在香港演藝學院上演,作為觀眾,心裡一早知道那是同學們的習作,就是年輕的小伙子扮演老頭,也會寬容些。跳出了學院,把戲搬到文化中心劇場,竟然令我有不同的感覺 (很吊詭呢!) 演員的年齡和生活經驗,對演員演繹角色,有一定的影響。或許因為這戲以簡約主義來呈現,角色「像真」的程度,更會直接影響觀眾感受演員的情感和角色之間的關係。今次看重演,這種無法彌補的小瑕疵,令我在觀賞這戲時變得有點距離。
與友人討論時,提出若是換了一批與角色年齡相約的演員,不知效果又如何?但是,想像年齡和人生經驗豐富的演員,通常他/她揣摩角色已有一定的方式,他/她又是否能這麼容易把導演需要的「內在潛能」釋放出來?又,這戲能成功以「簡約」的手法呈現,是否因為這是一班年輕的演員?
記得討論時,即時想到以葉進飾演泰西或尚明輝飾演德拉曼,效果應會很不同。朋友卻提出了以李鎮洲演泰西,那將會如何?
其實我也不懂,當中應涉及有關演技和角色揣摩的範疇,若有識之士看到這文,或許可以分享一下。
【《菲爾德》(重演) 香港演藝學院 21.4.2007 8pm 香港文化中心劇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