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4日星期六

與會觀點/戲劇教育導師如是說──舒志義 (2002年舊文)




IDEA 藝術節詳情按這裡

乜按:記起在2002年曾為刊物《[牆/場]外音》訪問舒志義 (那年香港舉辦了一個「戲劇在校園」的會議),與他談過戲劇教育與翻譯的問題,相信文章沒有多少人看過,在此與大家分享。原文載於《[牆/場]外音》卷二‧3 (總第八期),2002年10月15日出版。

與會觀點/戲劇教育導師如是說──舒志義
訪問/乜都睇、莊國棟           整理/柏斯

舒志義,英國華威大學戲劇教育學碩士,師從Dr Jonothan Neelands。曾於2002「戲劇在校園」會議分享工作坊,於香港藝術中心藝術學院擔任由教育署委約進行的「戲劇教學法研究及發展計劃」全職研究員及導師,現任教育署,專責推行「初中戲劇教育」。

甚麼是「戲劇教學法研究及發展計劃」?

 「這是一個教育署委約的項目,眾所周知教署正要進行『教改』,引入不同的新方法,而教學法便是其中之一。署方看到戲劇的重要性,故希望將『戲劇教學法』用於一般學科的課堂上,作為老師的一種援助工具,為教學加添樂趣。我們相信這教學法可應用於任何科目,因為我們所學的全都是人類的知識,而戲劇則是反映人類的種種事情,任何一種知識理應都可從human context找到。我們的工作就是嘗試找出一些human context,讓學生在投入某個角色的時候,可運用那角色需要的知識。例如在數學科的課堂中,扮演偵探的同學需要計算兇案現場的物件距離和重量。

 「『種子計劃』找來5間小學和2間中學作為試點,並派出共26位老師作為『種子老師』。我們向他們引介如何用戲劇去教學,然後我們會根據他們實習的表現評估計劃的可行性。我們更會將有關片段輯錄成VCD,隨一本特別編寫的指引派發予全港中小學。

 「香港教育制度中有八大學習領域(中/英/數/科學/科技/體育/個人、社會及人文/藝術),每個範疇都有自己的課程指引,而現正打算加入『戲劇教學法』的指引。雖然它不屬於任何一個學習領域,但因『戲劇教學法』能融入和綜合這些學習領域,所以該指引便應運而生。」

 「戲劇科」與「戲劇教學法」不相關?

「不可能。表面看來,戲劇教學法是一種教學工具,而戲劇科則教授戲劇知識;但如果我們以傳統的方法來教戲劇科 (如 chalk and board),說戲劇理論,分析劇本等也可以令戲劇科變得很沉悶。所謂戲劇教學法,即是讓學生進入角色表達意念,旨在令學生感到所吸收的知識是有趣的,並與自己息息相關。道理很簡單:即使你想用戲劇教授英文、歷史、公民教育,為甚麼不是更想用戲劇來教授戲劇?在開始的階段,戲劇教學法和戲劇科分為兩個獨立項目去做會較為容易,但我希望最終都會合而為一。」

「戲劇科」的憧憬和理想

「其實『戲劇科』意義深遠。如果戲劇不能普遍被年青的一代認識,本地的戲劇文化始終不會抬頭。我們不像英國那般以戲劇為國粹,無論學戲劇是否有市場價值,仍有很多人在教戲劇、學戲劇;反觀香港人就沒有這種意識,自己有時都會感到十分沮喪。在過往的日子裡,自己曾多次嘗試邀請朋友去劇場看戲,總是那兩個極端的回應──有的會覺得戲劇很高深、很沉悶;而另一些則會認為戲劇不值得看,作為家長的更直指戲劇是不正經、沒有用的玩意,並不能以它為生。如果『戲劇科』成為學生的正規課程,那就變成學習的理由。當他們發覺戲劇並不是想像般難以捉摸,慢慢或會建立起一種戲劇文化,令戲劇可發揮其功效,無論是陶冶性情、或是刺激他們思考生命也好,都會是一件好事。」

戲劇與戲劇教育的認受性

「若以本地劇場的入座率作指標,近年大眾對於戲劇的認受好像沒有太大的提升;反觀以戲劇作教學媒介,接受程度則有明顯的提高。愈來愈多學校看到戲劇的意義,正如先前所說,自己所讀的中學並沒有戲劇之類的課外活動,但我想現今大部分中學都會有劇社。再者,近年很多劇團都會作學校巡迴演出,讓同學有認識戲劇的機會。另一方面,時下的年輕家長較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再有老一輩那種『戲劇只是玩玩』的觀念。」

在英國修讀戲劇教育,所學的是外國的一套方法;要將它帶回香港,須作怎樣的調整才可使用?

「其實需要調整的不是太多。慶幸香港人不是完全不懂戲劇,其實我們做的形式都是一些簡單的improvised activities,又或是訂出一個context 讓他們構思角色,全都是『人性』的東西。戲劇圍繞的都是『人』,題材往往來自他們的生活及遇到的問題,就是這種戲劇與人的關係,所有學生都會感到熟悉。」

「戲劇在校園」會議已經有很多實質的成果,就像本地與外國劇場教育人士的交流、成立戲劇教育協會的提議等等。對於行內人而言,有甚麼益處?

「最叫人興奮的是,大家都希望統籌一個戲劇教育協會。這是非常重要的。從事戲劇教育的人實在困難重重,當感到無助、孤獨、困惑的時候,有一個組織作為後盾,成員可以互相幫忙,無論對各人的心態或士氣上都有極大的作用,故非常盼望那個協會成立的一天!

「除了那份同儕支持以外,資源也是很重要的。假若我們能設立一個網頁作
溝通渠道,任何人都可於此提問或回應,那就很不錯。大家可以有個地方得到來自各方的援助,從而support自己的practice。」

(乜按:那次與舒志義也談到有關劇本翻譯的問題,稍後再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