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8日星期三

LOVE SICK and ZUMANITY



LOVE SICK 不是一齣舞台劇,是一齣電影。但說的是在美國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索拉奇藝坊 (Cirque du Soleil) 在其中一間酒店上演,一個具爭議性的十八禁演出:Zumanity (可參考下面的網頁)。

Cirque du Soleil 是一個世界性的表演團體,有空中飛人有侏儒有高難度的雜耍等等。雜耍技術與一流的舞台技巧 (燈光、服裝、佈景和音樂) 配合,即成為出色的舞台演出。Cirque du Soleil 有些演出的片段更帶有故事性,令人看得嘆為觀止。

Zumanity 是 2005年 Cirque de Soleil 在拉斯維加斯 New-York New York 酒店上演的新編劇目。在這之前,他們已有另外幾齣很賣座的表演在拉斯維加斯其他酒店上演。這個新的演出是希望探索性的奧秘,打破禁忌之餘,又能在藝術層面上不落俗套,給人一個藝術感高,展現人的情慾和人體美態的演出。

"More theater than circus, produced in a European cabaret style, this show departs from Cirque du Soleil's family image to focus on human sexuality. Expect to see nudity, both implied and actual, but used tastefully to celebrate the beauty of the human body. " 【從網上找來 Zumanity 的評論

電影用了兩年籌備拍攝,以紀錄片形式,拍攝了參演Zumanity 表演當中六位成員由被挑選,以致公開演出的心路歷程,當中包括他/她們怎樣刻服自身的心理障礙來演出。這六人當中,有剛結婚的女士 (她的丈夫在演出當日看至中途拂袖而去)、習芭蕾舞多年的乖乖女、為此演出而與舞伴發生感情,把另一段關係結束的男舞蹈員、有孤注一擲堅持把性與藝術溶合的藝術總監...等等。

從電影可見,就是美國這麼開放的國家,這個表演也在當地受到不少輿論壓力。在預演期間,演出一方面被評為保守,藝術總監既被要求多露點 (more boobs),另一方面又被輿論說成掛羊頭賣狗肉,兩面受敵,吃力不討好。

在藝術和色情之間,以至團員對演出感到矛盾存疑之際 (為了多露點,女士被要求在台上脫掉上衫露出胸部),製作人怎樣在當中取得平衡,怎樣發揮團隊精神,真的是個大考驗。

電影內也揭示一些舞台上的真相─比如說,你看到演出者袒胸露乳,其實那是假裝的,演員只是戴上一個乳房型狀的 bra-top ,在燈光和形體的配合下,就儼如沒有穿衣服一般。不得不驚嘆舞台藝術的奇妙。

看了電影令婆婆對Zumanity 這個演出非常有興趣。若有機會到美國拉斯維加斯旅行,除了看聞名的白獅子的表演外,也可以考慮看看這個演出。Cirque du Soleil 在世界各地上演其他的表演 (如二至四月在巴塞隆拿上演Allegria、二至五月在東京上演Darlion) ,我在下面列出了他的網頁,有興趣可以在旅行時找個表演看看。

若然沒有機會到外地旅遊,也可找這齣電影看看,從而了解一個充滿「性」的藝術表演,其背後的辛酸。

伸延閱讀/相關資料

相關網誌:之前寫過對性和藝術的一些看法,可看網誌【裸露。藝術。色情 (上)】及【裸露。藝術。色情 (下)

Cirque du Soleil 網頁http://www.cirquedusoleil.com/CirqueDuSoleil/en/default.htm

Zumanity 演出網頁http://www.zumanity.com/en/home.asp  (有售票詳情)

拉斯維加斯的 New-York New-York Hotel and Casinohttp://www.nynyhotelcasino.com/

【《LOVE SICK》 DVD (Inspired by Zumanity  Another side of Cirque du Soleil ) by  Sony Pictures @ 2006】
【相片:(上) 電影 Love Sick DVD /(下) Zumanity 演出廣告,在上述演出網頁下載】

2007年2月26日星期一

大步走天堂‧婚禮延長號


最近看了兩齣小型劇團的製作,且讓我記下一些感想。

 

《大步走天堂》

得在此向製作《山城會》的朋友們致歉。那天大感冒仍未好,整天聲沙咳嗽,看戲至中途喉嚨異常痕癢,實在難忍那千隻昆蟲在喉嚨內爬行的煎熬,唯有放棄,只看了楚城的 《大步走天堂》,便離開了。

《大步走天堂》是《山城會》三個劇目的其中一個 (可參考引用網誌內的介紹)。戲是很風趣鬼馬,三個為了不同原因想到夜總會去滾的男人,第一次到大陸夜總會尋歡的故事,從中帶出各人背負的重擔─有人想逃避家中的煩惱,有人想在夜總會尋找過往相識的知心友,有人想證明自己不是同性戀者。

戲內無論顧客職員,每人都有其心事,每人都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生活迫人,尋歡只為透透氣,並非為了去滾 (不禁問,這有可能嗎?)。多線的發展令故事內容豐富,但卻未能深入帶出角色的感受,故此較難打動觀眾。

以業餘劇團,有限的資源來說,整體演出是中規中矩。演員也演得很落力,特別喜歡飾演王小軍的陳嘉儀,她講普通話的聲調很動聽,感情演繹得很真摰。
希望他們能繼續努力。




《婚禮延長號》

一對由中學開始相識九年的戀人,感情漸轉平淡,就是談婚論嫁也未見有何欣喜。二人在籌備婚禮期間,還因種種瑣事產生磨擦而陷入冷戰。期間回憶起很多中學時代,和兩人相戀的往事;也有感情的試煉。穿插兩人的故事當中是中學同學兼好友一些對感情,對人生,對事業所面對困難的生活片段。不論有甚麼困難,最終,休息過後,各人還是勇敢地迎向挑戰,再次上路。

編劇林愛心說:「這個戲,表面看來是說婚禮,但其實,最想說的是,人,到了某個關口位,總會停了下來,茫茫然,下一步該怎麼做,仍是個未知數...... 這個關口,可能是幾年,可能是幾個星期,視乎運氣,也視乎自己的心態。讓我執口水尾地引用我最愛的電視劇悠長假期鋼琴王子瀨名的話:人生難免有不如意,我把這段時光視作是神賞賜的休假,在假期中,不必勉強掙扎,不必緊張,不必加油努力,一切順其自然... 然後....就會好轉.....。」

現場演奏和歌唱對業餘劇團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飛鬚角‧非騷閣」仝人的努力沒有白費。整體來說,我和友人也看得很開心,戲中有些地方也很動人─如男主角聽到女友在外地因工作病倒了,遠道重洋探病;男主角的歌唱老師去世等等。戲除了有很多好歌聽,也處處滲透暖暖的情意。導演也充份利用舞台不同的演區,對舞台的運用頗有心思。

演員方面較喜歡飾演Felicity 的郭麗詩,和飾演陳一奇的梁家明。兩人演得自然,歌也唱得很好。

當然也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說戲的結局安排是有點突然,有些演員的歌唱技巧和演繹還可以改善。還是那句,希望劇團能繼續努力。

【《大步走天堂》 楚城  15.2.2007  7.30pm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婚禮延長號》 飛鬚角‧非騷閣     23.2.2007    7.45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2007年2月19日星期一

美好時光33 (有相睇囉)



昨天晚上在紅磡體育館內,一萬二千名觀眾來了一次集體回憶。

由1972年阿B加入前身是Loosers 的樂隊,再改名 Wynners 溫拿樂隊開始,一路說到今天,當中夾雜了香港社會上不同時段發生的大事和錄像片段,讓人不其然感覺到,溫拿五子就是你我身邊的香港人,當中的經歷,也是你與我生活上的回憶。

演唱會彷彿給五人的前半生來了個感性的總結,他們五人從相識到後來各自發展,這些年來各自各精采:倫伯在80年代紅極一時,與哥哥「最佳男歌手」的比拼大家還歷歷在目;阿B拍了多部電影可是生意失敗破產兼婚姻破裂,欠下9位數字的巨額債務實在令人唏噓 (他還是樂隊中最多才多藝,既懂吹色士風,又懂彈結他唱歌);健仔則在電影電視圈載浮載沉;陳友在國內發展生意之餘不忘練習打鼓;阿強則早已移民澳洲與袋鼠為伴。

整整三個多小時,年過半百的五人在台上又跳又做又唱,這個復出演唱會極盡視聽之娛 (雖然跳舞實在不是他們的強項!),也盡量突顯了五人各自的長處。
歌曲方面就很多元化,始終溫拿這些年來不乏好歌,但隔了這麼些年,要在坐的全記得溫拿的歌可能有點困難,演唱會的變化也可能較少 。

因此他們一起夾band 的演唱部份不多,但五人一起 (也分別) 唱了不少七八十年代成長一輩耳熟能詳的好歌:BEE GEES的老歌 (溫拿早期受他們的影響)、大家樂電影裡的勵志歌 (還有葛文輝扮霑叔客串演出!)、《霧之戀》、《愛在深秋》 (倫伯成名作怎能少?) 、《今天我非常寂寞》 (由帶點滄桑落寞的B 哥唱出,感受特別深)、 《點指兵兵》、《半斤八兩》、《光輝歲月》、《Can't buy me love》 (向Teddy Robbin、許冠傑、Beyond、Beatles 一眾樂隊樂手致敬)....等等,實行來個大雜會。卻也告訴你,薑是老的辣,無論英文歌、抒情、快歌,或是獨唱、合唱,五人樣樣皆能,這一代的歌手實在望塵莫及。

當中最令人感動的,就是五個大男人之間那種心照不宣的情誼。五人已然走了大半生,經歷過種種生命上的起與跌,但三十三載友情不變。試想想,五人到今天還可以與識於微時的朋友,一同站在台上唱歌夾BAND,實在是很美的一件事。而大家對B 哥哥的支持和鼓勵,更是心領神會。所以當B 哥哥唱《朋友》時,一時感觸起來,其餘幾位都哽咽了。

『原來世界怎麼變,友好的心不損,潮流混亂也不亂,大家始總勸勉。原來你我不相見,傳來問候更暖,心中至真至誠,綿綿千載此生不變。彼此有真友情,綿綿千載此生不變。』

看完演唱會,倒提醒了婆婆是時候要相約我那幾位相識33+載,並全都是雙魚座的好友們聚一聚舊 (係呀,係講緊你喇,見字好蒲頭啦 !)。

【相片:溫拿三十三週年新曲加精選 (上) /友人拍攝的演唱會相片 (下)】

【《溫拿三十三好時光演唱會》 中國集團人壽舉辦  藝能製作  18.2.2007  8.15pm  香港紅磡體育館】

甫開場就來個勁歌熱舞,看五人多落力!
夾BAND 的部份不多,倫伯只是打拍子呢!

還是反樸歸真來得舒服,這張就是唱《朋友》。

即係呢......婆婆當年好喜歡B哥哥呀

2007年2月18日星期日

恭喜發財!





在這農曆大年初一的早上
祝各位大吉大利週年旺相
戀人們甜到漏兼拉埋天窗
單身就好快遇上有影皆雙
打工仔升職加薪荷包腫脹
父母有仔女孝順笑口常常
學生哥聰明伶俐頻頻攞獎
多謝收睇梗係望好戲連場

乜婆婆祝大家
 新春大吉  身體健康  心想事成  萬事勝意
恭喜!恭喜!


( PS:老人家行得慢,等我呢兩日得閒慢慢嚟同大家拜年啦 ....)

2007年2月16日星期五

我愛劇場‧劇場愛我



這是寫於8.3.2006 的舊文, 因看到網友在這篇舊網誌留言,讓我有機會重看這篇網誌。既然這幾天有好些新朋友到來,就讓我重貼它, 好讓大家知道我為何愛劇場 (其實是偷懶)。文章經過修改 (引用網誌為原文),當中把一些之前回應網友的觀點也包含在內。
~~~~~~~~~~~~~~~~~~~~~~~~~~~~~~~~~~~~~~~~~~~~~~~~~~~~~~~~~~~~~~~
在李安得到Oscar 後相信會有好多人會有興趣到戲院看「斷背山」。

可是,同樣涉及同性戀,探討人怎樣不能勇敢的面對自己感情的舞台劇「馴情記」,除了林一峰的 fans 外,知道這齣舞台劇的只屬少數人 。當然,兩齣戲的背景和手法會有很大分別  (實質有甚麼分別也要看過齣戲才知)。【乜按:到今天我仍然還未看這齣電影!】

並非想在此談這兩齣戲。倒是想談談大眾對舞台劇 (或者說,是劇場演出) 的一些看法。

「係唔係好難明咖?」「呢啲嘢好似好藝術噃!」「啲飛咁貴嘅?」「啲演出好似好誇張啫!」

其實電影都有王晶同王家衛之分,劇場也是。有較為商業的,也有好概念性的,有合家歡的,有結合多媒體的,有著重劇情的,有著重形體的... 林林種種,任君選擇。

電影是藝術,劇場也是藝術,而藝術源於生活。於我來說,藝術只是把生活的點滴,濃縮地呈現在你面前,讓你感受它的真善美。它可以是透過劇場的演出、電影、歌曲、圖畫、雕塑等等來表達。當然,也有創作人專門揭示人性偽善醜惡虛假的一面,但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讓人見醜而思美,觀惡果便多行善,辨虛假才懂真實的美。

有很多人問過我為甚麼這樣喜歡舞台劇。劇場的魅力在於它的真與假之間的拿捏。明明是假的,卻又是那麼真實的在你面前演出,演員的感情是那麼的真摰。同一齣劇,重演與首演會有所不同,第一場與最尾那場也會有微妙的轉變,演出對手的狀態也會引至不同的演出效果。無NG 無 剪接,貨真價實。雖然我也愛電影,但它就無法給我那點真,那種「活在當下」的感覺。試想想,每齣戲完結就會成為回憶。就是有DVD 重溫那種感覺也會很不同,更何況大部的份演出也是沒有任何紀錄。

香港一年大大少少的劇場演出著實不少 (2006年超過 200 齣製作,還未計舞蹈/音樂等演出 ),可是,曾聽劇場人士說過,據非正式的統計,慣常入場的觀眾只有二萬人左右,以2006年的製作數量計算,即每個製作平均約100多人。但知否香港文化中心劇場可容納多少觀眾?最多是 496人!慣常進劇院的觀眾也只能填滿四份之一場文化中心劇場的演出!劇場實在很需要多些觀眾!

可惜的是,劇場演出的票價實在很昂貴 (相對於電影),這不是普羅大眾可以容易負擔得起。那是無奈的。不過,在外國的劇場演出門票也是很貴的,可是外國人進劇場就如看電影一般,是個週末逍遣的活動吧了─我時常想,為甚麼英國人沒有把這個習慣在她的殖民地培養起來。若能多些觀眾,票價是否可以有下調的空間?

從過往經驗中,有很多初次接觸舞台劇的人,他/她們反應是舞台劇很好看,但不去接觸便不會明白。 使我感到這門藝術較少人喜歡的原因並非在於她 (劇場) 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大部分人根本沒有機會去了解這門藝術。我在此寫這些網誌,除了想記下我自己的一些感覺,便是希望透過一些媒介,讓更多人知道「舞台劇」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再說有關誇張的演技。

那是沒有辦法。要知在舞台上要把聲音與表情傳達到每一個觀眾是有點技巧的。我只可以說,好的舞台演員通常可以成為好的電影電視演員。可是公認好的電影明星,卻未必能成為好的舞台演員。其實現時很多演技很好的電影/電視劇演員,也是由舞台劇出身,如鍾景輝、謝君豪、羅冠蘭、張達明、蘇玉華、黃秋生、陳國邦、張錦程、王祖藍等等。但若看過他們在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只會覺得在電影/電視劇裡的演出是「小兒科」。

拉雜談了一些,其實只是想說舞台劇不是甚麼艱深的藝術,可以好 down-to-earth。不入場便不會明白。

在看電影「斷背山」後,請考慮找隻「馴情記」 VCD 來看看。信我,蠻好看的。

當然,最好就是入劇場看看,親身體驗一下劇場的魅力所在。(若有興趣, 可參看【二月的推介】和【二月至三月的推介】, 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戲。婆婆也會定期介紹即將上演的戲劇給大家。)

【註:相片來源  (上) 斷背山電影網頁/(下) 馴情記VCD 。】

2007年2月14日星期三

還記得初戀的感覺嗎?



「三十歲過後,你還會懷念你的初戀嗎?」

很吸引的宣傳語句。是「7A班戲劇組」剛演完的《拼出那年的初夏》宣傳單張上的宣傳句語。

故事是說年過三十已離婚的郭子謙 (陳永泉),過著蒼白麻木的生活。某天因公事重遇中學時期暗戀的劉翠薇 (楊惠美),勾起了很多年少時學校裡美好的回憶。郭向劉訴說中學的種種往事,及表白自己的感覺,但劉卻堅稱自己不是那間中學的學生,後來還拒絕再與他聯繫。

戲就是藉著郭向劉通過電郵聯繫,絮絮的訴說著心裡對往事的懷念,和那初戀的朦朧甜美,讓觀眾不其然回想年少時戀愛單純真摯的感覺,也感嘆開心快樂其實是很簡單的一回事。編劇在提醒大家,年少的你是那麼單純,就是為了一個心儀的女同學在身旁經過,也可以樂透一整天。為甚麼人大了卻那麼難令自己開心快樂?談情說愛為甚麼會和汽車洋樓游艇拉上了關係?

那句出現了不只一次的台詞:人越大,就開始扮開心,因為扮開心容易過真正開心。是甚麼東西在阻礙了我們去感受這世上美好的事?是否要放下某些執著堅持,某些過份複雜的思想,單純去感受事件的本身和過程,就可以重拾那快樂的感覺?

現時是則重男性的觀點來看整件事,演後座談會中曾討論到,既然戲也滲透了女主角的觀點,而且結尾女主角的感受是那麼深,可考慮再加重女方的戲來平衡這初戀的感覺。我卻喜歡少一點女性的覺度,故事可能更流暢,現時為了交待劉的觀點,故事變得有點碎。

很喜歡結局的處理。最終,劉其實就是當年郭暗戀的對像,但她並沒有接受他的好意,戲內透露的原因是她已有丈夫 (在和郭電郵溝通的那段時間,是與丈夫有齟齬),因此她還是拒絕了郭。但郭卻在這回憶的過程中,重拾對生活的感覺,再次去感受生命中的種種快樂。雖然不是個大團圓結局,但是感覺上卻帶給我盼望和生機。編劇一休也說,他想結局是開心的。有觀眾說從女性的角度,劉知道了當年原來互相都有感覺的,只不過陰差陽錯下相方都沒有表白, 她餘生都不會快樂吧?我想,凡事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可能她會覺得,原來曾經有人這麼愛過自己,她會感到窩心,她可能會更珍惜和丈夫的關係?要知愛情並不等同於擁有,只要相愛過,把感覺留在心中,可能較走在一起更好。

有一段戲感受很深,就是郭的前妻嘗試解讀劉拒絕郭的原因:男人喜歡女人就會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但一個女人越是愛一個男人,反而會避開他,不希望見面接觸,因為越見得多,越知道得多,又明知不能在一起,那只會令自己更加辛苦。全中!男人就是不懂女人這種心態吧?

以音樂舞蹈劇場來說,我卻是有點不滿足。現時音樂是過場式和襯底,未能帶起情緒。舞蹈更是有些地方略為拖沓,可以減少一點。對於陳永泉來說,更顯得有點吃力。

有關演員。男主角陳永泉,有網友說他已過了30 很多,實在難以令人入信。但我卻覺得他恰恰演到了那種愛過痛過,對感情望而卻步,生活空白沒有目標的新中年 (太靚仔身材太好唔似嘛!)。楊惠美演得自然,舞蹈當然是好,但論外型,就好像一早告知觀眾他倆不會走在一起般。

選擇在情人節的這個早上貼這文,是希望無論有情人或沒情人,你都想想這個節日對你的意義。至於情人節對婆婆的意義,可以看看我在【別館】較早時寫的網誌:【情人節】。祝大家今天 (天天) 過得開心快樂!

【《拼出那年的初夏》   7A班戲劇組     10.2.2007    8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記於15.2.2007  0740:若網友對我這裡寫的文章有興趣,歡迎以「引用文章功能」撰文發表意見/感想,這裡的文字雖然不是甚麼大作,但一字一句也是我所寫的,請尊重版權。謝謝。】

2007年2月11日星期日

一年了


2006年2月11日,我開了這個卜。

一年了。

一年來,寫了178 篇網誌,平均每兩日多就有一篇網誌。也不錯吧。

早前已在《2006年大事回顧》寫下了2007年寫卜看戲的願望。在這一週年紀念的日子,只想說,婆婆會在這裡繼續分享有關劇場的事。

有點遺憾的是這一年來,有一篇關於生活的網誌我一直很想寫,卻遲遲未有機會寫出來,希望今年能有機會完成它。

為了慶祝一週年紀念日 (其實是找個藉口吧了),除了【廣告時間】的舊文外,我已把所有網誌的回應欄再次全面開放,歡迎各位有興趣談戲劇的朋友來留言論戲。

朋友說我這裡看的人多,留言的人少。想是被婆婆長篇大論的文字嚇怕了。很想說,我寫的只代表我的個人感想,並不一定是對的 (其實也沒有對或錯可言),每人依據其自身的經驗背景,看同一齣戲都可以想到不同的地方,從別人所想的,往往也會刺激到自己的思維。

若你不多看舞台劇,也歡迎和婆婆談談劇場以外的逸事。婆婆在台灣那邊有間【別館】,開張差不多已經四個月(有關台灣這個卜的緣由可參考網誌《難捨難離》)。

回想這幾個月的變化真大。但世事就是這麼奇妙,當網友們已原諒了香港雅虎部落格,並都已回歸香港大本營之際,我卻因利成便,開了間分館。說實在的,台灣摩奇部落格的功用及對客戶的態度,遠勝香港雅虎部落格!有興趣與婆婆談談劇場以外的事的朋友,可到台灣來探探婆婆 (可以按上面【留言】欄內的連結便可)。香港雅虎部落格的網友們不用開新帳號,也可以在台灣那邊留言。

謝謝大家這年來的支持。來年希望能與你繼續在網上分享劇場和生活上的點滴。
PS:今天是我兩位朋友的生辰,在此祝她倆生日快樂,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相片:光與影,攝於2007年1月10日柬埔寨暹粒】

2007年2月10日星期六

我自在江湖




看到這戲的介紹時便想,潘惠森 (編劇兼聯合導演之一) 會寫個怎樣的戲?會是一齣怎樣的武俠劇?戲的名稱彷彿已在掙扎:要在江湖內找尋自在,多麼的矛盾,那麼的身不由己。

記憶中看過很多齣話劇團與潘記合作的作品,但除了《尋人的眼睛》是我非常喜愛,其餘的看後都是有點悵然若失。

這一次,戲裡仍然充滿潘慣常的說故事技巧和獨特的戲劇言語。只覺得,潘記充滿嘲諷戲謔佻皮的台詞,無論導演和演員,都需要以幽默瘋狂的手法演繹。不期然想起他在新域劇團寫的《武松打蚊》。這戲在1995年和2001年上演過,雖然兩次都是由李國威執導,但後者演員換了鄧偉傑、姚潤敏、袁富華,那併發出的火花,就很燦爛。

戲的內容是有關主角白蓮教教主林南風在江湖內的事,和他週旋於三位紅顏知己之間的感情事,再加上有關朱元璋向權力核心進發,終於登上皇位的歷史,所編織而成的幾段故事。

總覺得林南風就是社會上畏首畏尾,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人─他在戰場上仍會盡力殺敵,但卻往往想得很多,甚麼都要問為何是自己,甚麼都想知道清楚,卻又不想自身太突出。其師馬岳則是那些誓要幹點大事,充滿使命感的人。還有那沒出現過的韓山,則是個甚麼都看輕,覺得江湖事無非是煩惱自尋的另一個極端的那類人。社會 (江湖) 上就有很多這些人的影子吧?他們如何在江湖自處,就會影響著自身和身邊人的命運。

林南風的三位紅顏知己,卻令我不期然想起了星星、月亮,和太陽所代表女性的真、善、美。愛情本應就包含了這些高尚的情操,林在三女中難以決擇實在是無何厚非。

表面上戲是說江湖教派,兒女私情,當中卻滲透國家/種族/宗教/權力之爭。身處這些鬥爭當中,怎樣在進與退之間取得平衡,著實不易。

對於慣常看話劇團戲的一些觀眾,看潘記的戲無疑是一個挑戰。坐在我背後的一群婦女,便因為摸不著頭腦而頻頻叫悶。再一次叫我想到,觀眾究竟想看甚麼戲?劇團在藝術和票房之間,又應怎麼取捨?

從這個角度看,我還是要佩服香港話劇團搬演潘記這齣戲,特別是在「華文戲劇節」內作為重頭戲的閉幕劇目。我想當中隱隱包含的意義─怎樣在這爭吵不休的江湖 (劇場) 內尋找那自在 (自我的風格,對藝術的堅持),遠遠超過戲本身所想給觀眾的訊息。

【《我自在江湖》  香港話劇團      23.1.2007    7.45pm    香港大會堂劇院 】

2007年2月9日星期五

我是個女人 (下)




劇情發展:以下是第七場的節錄 (第六場見下面引用的網誌),時間是前文榮祿和慈禧談話的第二天早上。榮祿在慈禧寢宮過了一夜。慈禧還未起床。戲中說榮祿慈禧的半公開戀情,其實整個後宮的太監和宮女們都知道,卻刻意迴避。剛巧德齡來在寢宮外當值,李連英故意不讓德齡知道榮祿在寢宮內便離去。以下這場是敘述德齡在毫無心理準備下,得知了榮祿和慈禧這秘密的關係,即席發揮她的聰明才智,把一場可以殺頭的危機化解。

第七場 (節錄):慈禧寢宮外

四 = 四喜 (廚房小太監),德 = 德齡,榮 = 榮祿,慈 = 慈禧
(四喜翻看放在門口的錄事簿。)

:(恍然) 姑娘,您快走!
:怎麼了?
:是....唉,一句半句說不清,總之,您趕快離開這兒。
:我們都就了,出了事怎麼辦?
:唉,這件事我不好明說,他們這些人真壞,這是想害姑娘,姑娘看看錄事簿,就明白了。
:(看) 榮祿來了?榮祿來了和害我有甚麼關係?
:一時說不明白,姑娘快走,這可是掉腦袋的事!我先回去了。
(四喜匆忙離去,德齡不明所以。往慈禧寢室走去,迎面撞到榮祿,榮祿見到德齡十分尷尬,快步走下。)
(德齡望著匆匆而去的榮祿呆住。)
:(暗上) 德齡,你在這兒?
:給老祖宗請安。
:剛才你看見甚麼了?
:(全明白了,知無可迴避,索性) 我,我看見了榮祿大人。
:你沒看錯?
:沒有。
:你在想甚麼?
:(隨機應變) 我想他.... 他時常提起太后。
:你怎麼知道?
:榮大人是家父最好的朋友,他常到我家去。
:哦,他怎麼說?
:他說,太后是一個美麗的、有感情的、叫人思念的女人。
:他真的這麼說過?
:是的,不止一次。
:你聽了怎麼想?
:我知道,榮大人和太后是青梅竹馬的好朋友,我覺得很自然。
:我問你,在外國,如果君主喜歡上一個人,會怎麼做?
:有的放棄江山,追求幸福;有的被江山所困,一生鬱鬱寡歡。
(慈禧在思忖。)
:還有一種,坦誠相待,就是做不成眷屬,也可以成為知心朋友。
:沒有人議論?
:議論怕甚麼?愛是一種崇高的情感。母子的愛,兄弟的愛,朋友的愛,戀人的愛,世上沒有比這些更純潔的了。誰也不能譏諷愛。人,可以沒有金錢,沒有房屋,沒有權力,但不能沒愛,人沒有愛就不能生存,是世界上最窮的人。
: 這麼說,只有有愛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愛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再好的衣服也有破損,再豐盛的宴席也會完結,再堅實的宮殿也不能永固,再美好的花朵也會枯萎。只有愛,它永存心底,永遠甘甜。
:中國人說,愛,像一酲陳年好酒,把它埋在地下,越久越有味道。
:可是埋得太久,就會隨風化為泥土。為甚麼不在它最好最醇的時候,拿出來痛飲?讓那種迷醉永存心底,甚麼時候想起來,都其味無窮。
:你是說,愛是應該公開的?
:愛,是最光明的,應該放在明處,大大方方去愛,真真切切去愛,不怕任何議論,不惜任何代價,經得起任何風雨。
:我這顆心在死牢裡關了幾十年,今天讓你放了出來。不過,我想問你,你怎麼敢這樣對我說?為甚麼這麼多年,沒有人對我說過?
:我聽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中國,孩子離開家,媽媽對他說:『到了外面,不要管人家的閒事』;在外國,媽媽會對孩子說:『挺胸抬頭,坦率地回答別人的問題』。
:(受到震動) 咱們是教人把頭縮起來,他們是教人把頭抬起來。看來,我要告訴榮祿,今後,我們也來個挺胸抬頭,正大光明,痛痛快快,明明白白,像你說的做『番使』。
:(糾正) 不對,是做 Friends。
:(笑嗔) 只有你這小丫頭敢糾正我。
(慈禧如同放下心頭大石,十分愉快。她回味著德齡的話,慢慢坐下來,悠然地搖著宮扇。)
:德齡,你會唱歌?
:(大方地) 是,我會唱好多好聽的歌。
:你唱一個來聽聽。
:老祖宗想聽甚麼歌?
:唱個舒心的,『愛』的,讓人舒服的。
:我給老祖宗唱個義大利的民謠 "O Solei Mio" 吧,中文的意思是《我的太陽》。
(德齡輕哼《我的太陽》。抒情的歌聲喚醒慈禧的人性,她的情感在另一種精神境界中得以舒展,充滿女性的柔情。場面溫罄,感人。)
(光漸收,燈暗。上半場結束。)

乜按:至此已交待了榮祿和慈禧深厚的感情關係。所以當榮祿的死訊在慈禧的大壽之日傳來,打擊來得特別沉重。而榮祿的遺言,更顯得有千斤之力:『臣臨危受命,與日俄相交。爾等霸我國土,佔我海域,氣宇囂張,臣有生以來,從未受此奇恥大辱。至此方知國勢積弱,致弱之源在國家不強。臣懇請皇太后改舊制,行新法,履行新政。』慈禧便因而接受光緒進諫,推行新政。

盧偉力博士曾指出一個重要的概念:性格歷史。就是一個人物的性格在戲劇推進過程中的改變。這種改變可以是因為環境,可能因為人物關係轉變,有時因為劇的內部原因。戲劇編寫往往要花很多時間在一個角色的性格歷史上。

慈禧是一個專橫霸道的人物,榮祿則多是描述為奸臣,但盧博士就指出,榮祿也不是一味反對洋務和新政。戲給予慈禧人性化的處理,在加上一段抑壓與遺憾的愛情,每個人物就是在劇情的推進中改變,從而借古諷今,令人思巧保守與改革,權力與責任,自由與封閉等等問題。

【摘自《德齡與慈禧》劇本,何冀平編劇,輯錄在《煙花過後:香港戲劇1998》張秉權編】

2007年2月7日星期三

我是個女人 (上)



劇情發展:德齡當了宮中女官,與慈禧很投緣,也把她在西方的所見所聞告知慈禧。慈禧覺得西方的科技帶來的方便,是可以學習,故決定在宮中紙窗戶裝上玻璃,牛角燈換上電燈,地磚改換木地板,還安裝電話,吃西式點心,拍照片。一時間宮中天翻地覆,忙過不亦樂乎。宮中各人因而對德齡更是嫉妒忌諱。下面這場戲,就是眾大臣派九門提督軍機大臣榮祿 (他與慈禧是青梅足馬的好友) ,向慈禧進諫。

第六場:東暖閣

榮 = 榮祿,慈 = 慈禧
(榮祿拜見慈禧。)

:臣榮祿叩見聖母皇太后。
:你來了。別跟我這麼酸文假醋的,起來吧。
:(抬眼望了慈禧一眼) 謝太后。
:是誰叫你來的?
:(不敢明說) 是.... 是我自己想來看看你。
:難為你有心。日子過得還好嗎?
:托祖宗的蔭庇。
:要不要再加點俸祿?
:已經足夠了。
:(不無嫉妒地) 如今你是官拜一品,子孫滿堂了。
:婚是你指的,官也是你昇的。
:我為了我的心。
:(公事地) 榮綠謝主隆恩。
:又來了,整天都是這些冷冰冰的廢話。我死了丈夫,又死了兒子,老的是他該死,就是不死他的心也不在我身上。可是兒子是我身上的肉,他不該死。你看這是他小時候玩的小白兔,紅眼睛,短尾巴,一拉這條繩子,它就會吐吐舌頭....
:聖母皇太后節哀。
:也是天數,人有多少福,就有多少罪,上天很公平;可有時候我真想用我的福,去折我的罪。我是個女人,我要有人庝我愛我,有人給我搭蔭遮日,有人為我抵雨擋風。
:(迴避地) 有滿朝文武替太后分憂。
:都是些陽奉陰違,口是心非的傢伙,沒有一個知我信我!
:你還在怨我。
:我早就麻木了,我早讓這深宮後院給憋死了,我誰都不怨,就怨我不該嫁在皇帝家。
:多少女人為能嫁入豪門,成為皇親國戚,費盡心機。
:只見賊吃肉,沒見賊挨揍。讓她們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過兩年,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出入自由,丈夫也是別人的丈夫,兒子是假的,下人當你是木偶,所有人都是當面奉承背後罵你,每天聽的、見的都是假的,你願意來試試?
:我知道你的苦。
:知道你還是受人指使?明說吧,你來幹甚麼?
:我....
:別吞吞吐吐的。
:是。(拿出一份一早備好的奏折,背書般地) 伏念自堯舜以來歷朝帝主,未聞有以萬乘之尊,適從西洋邪術之者。況我皇太后春秋已高,尤宜珍攝,以慰兆民之望,故臣等誠望我皇太后勿以夷人之妖言所惑,實為至善....
:(很氣) 我問你,你的府裡,是不是一早就裝了電燈,有了汽車?二十年前你和福晉是不是就照了像片?
:(汗顏) 是....
: 為甚麼我剛見著點新鮮事,你們就火上房這麼急?
: (一急就結巴) 因,因... 因為你.... 你跟我們不同。
:因為我是囚犯,是代你們受過的罪人!
:不.... 不,因為你....你是一國之尊。
:是在這兒撐著天,抵著地的一國之尊,只要我在這裡坐一天,你們就可以穩拿你們四萬兩月銀的皇家俸祿。你們在外頭花天酒地、為所欲為,卻不准我多行一步!
:你別....別急,這也是臣等的一番好意。
:甚麼西洋邪術?甚麼聽信夷人?祖宗康熙、乾隆那時候就傳召過多少洋人,那時候是沒有汽車、電話,要是有,他們怕不早就買了裝了?最可恨的是你們竟敢說我老了!
:這不是我說的,我不過....
:你不過代表他們來向我進奏折!
:沒錯,沒錯。
:(將奏折撕成碎片) 聽說朝廷裡有些大臣有琢磨著想變法。
:沒... 沒有啊。
:你說實話。
:真的沒....沒有啊。
:不會!如今國不成國,民不聊生,外國人騎在咱們脖子上拉屎,日本和俄國在咱們的地方上打仗,我就不信朝廷裡沒有動靜。
:你別生氣,就算有那麼幾個人想弄點新法,只要不成氣候,就由著他們鬧去,可千萬別....
:別甚麼?
:你聽我說,雖然說國不那麼富,兵不那麼強,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反正咱們有的是地,有的是人,就算它十國聯軍,二十國聯軍也佔不盡、燒不完。
:你堂堂一個九門提督軍機大臣,說的這是甚麼話?
:我... 我是叫你寬心,剛剛安頓了人心,可千萬不能再來對付戊....戊戌變法的那一招了。
:(笑) 你是怕我又要殺人哪?那也是皇上把我氣的。背著娘就想造反維新,奪我的權,我就是不讓他們好受!
:看看,說著又來了,就算是有人想變法,也是想大清朝好不是。
:你以為我不想大清朝好?二百年的江山,誰也不想敗在自個兒手裡。我是想,怎麼才能變個好法,好讓咱們江山永固,國泰民安。
:(吐出一口氣) 嚇出我一身汗。
:唉,就這麼一個九門提督軍機大臣。榮祿,你枉費了我一片心。
:(不知所措) 我....我又說錯了甚麼?(手忙腳亂)
(慈禧見到榮祿慌亂的樣,反而笑了。)
:我真是怕了你。
:怕,你還來為他們出頭?
:我有甚麼辦法?
:(愛嗔地) 還是跟以前一樣沒主意。我倒是想跟你商量點事,過些天就是中秋了,今年日俄打仗,我也沒心情過節,你叫他們少來那些俗套。我聽德齡她們說得心癢,我想坐坐火車。
:(又嚇一跳) 你....你要坐....坐甚麼?
:你是真傻還是裝傻?
:那,那風....風馳電閃的火輪車?....
:怎麼了?
:你能不能....
:剛才我的話都白說了?去跟他們籌劃去,整天喊甚麼萬歲、萬萬歲,連這麼點事都由不得我。
:你能不能換....換點別的?
:就這麼定了。
:可我....我說了不算哪。
:我說了算。
(榮祿叩頭不起。)
:(扶起,依戀地) 今天別急著走,我還有話沒說完呢 ....
(慈禧、榮祿執手對望,燈光漸暗。)

【第六場完,榮祿就在宮中過了一夜,故事發展有待下回分解。】

【摘自《德齡與慈禧》劇本,何冀平編劇,輯錄在《煙花過後:香港戲劇1998》張秉權編】

2007年2月5日星期一

迷失‧尋找


人一生總會有些時候感到迷失的吧?為學業工作前途感到迷失方向、為愛情感到苦惱迷惘、為家庭親人朋友間的關係煩惱。

遇到這些境況,迷失了,應該怎麼做?

每逢不開心,婆婆就會甚麼都不想做,只想大被[襟]過頭睡過夠。對,是逃避。以為一覺睡醒就會甚麼問題都沒有。

這當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香港話劇團剛的《三三不盡》裡,有人埋首揚名立萬的夢想裡,有人藉失憶逃避亡妻之痛,有人不肯面對與親人的關係躲在童年不愉快的陰影裡。

在戲裡,各人迷失無助的情況下,憑藉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關懷,最終也在迷路裡看清了自己,尋找到迷路的出口。而在出口那裡等著的,就是永不泯滅的親情:縱有千般不是,關係如何惡劣,只要肯踏出那一步,仍可以從新做人,仍可以再來一次,關係仍可修補。

戲是由團裡的幾位演員 (潘璧雲、周昭倫、辛偉強) 和編導司徒慧焯聯合編寫而成。導演作為烹調三個故事的廚師,菜式的賣相我覺得較《愈笨愈開心》更好。三個故事互相穿插,看似無關卻又有某些無形的聯繫,安排得有紊不亂。其實這戲劇本頗完整,手法也不是一般黑盒劇場那般「實驗/另類」,大可以考慮在文化中心劇場演出。

唯一令我有點不滿足是賓妹那段獨白。雖然獨白的內容也與戲的主題吻合 (有關親情,家庭),但這角色的身份較獨立,所說的事也較其他人疏離,與其他角色也沒有直接的連繫,因此當她出來說那段獨白時,我便覺得有點突兀,也難以產生共鳴。

這次話劇團的演員演得很落力,特別喜歡王維、郭紫韻這對戀人,他們各自逃避童年陰影的那段戲給我感受很深。 郭志偉演那輕微智障的年青人,無論在形體,表情以致行為上,都演得很細緻,也令人入信,又有喜劇效果。

推薦大家看這戲。戲會演至2月11日,可致電城市電腦售票網 (27349009) 查看是否仍有票。按此看【演出資料】。

【《三三不盡》 香港話劇團  4.2.2007   2.45pm   上環文娛中心八樓 】

 引用自:http://hk.myblog.yahoo.com/jw!EfCmjnmeBRT4t9so2gsc9Qgp0QU-/article?mid=5091

2007年2月3日星期六

陰道獨白 The Vagina Monologues



【在暹粒吳哥王城內巴戎寺 (Bayon) 供奉的神像林迦 (Linga即陽具), 見文末的相片解說】

【警告:下文有大量有關性器官/性/陰道的描述,衛道之士還是不看為妙】

對!你沒有看錯,Vagina,陰道,女性身上的性器官!霎時間在標題內看到這個名詞,會否覺得很震撼?

作為年長的女性,婆婆也是昨晚才知道,原來陰道有這麼多別名:妹妹、BB、嗰度、GAP (不知中文怎寫)、小花、Weewee、鮑魚、雞雞 、下體、閪(廣東粗口啊). . . (戲內還說了很多)

無論怎麼叫法,一般的想法,「陰道」就好像是禁忌,難以宣之於口。她只應在診所裡,生物課裡,醫事常識的節目裡,正正經經解說的名詞。昨晚,在大會堂音樂廳內,聽著《vv勿語》三位演員郭錦恩,羅冠蘭和焦媛 (見下圖),在台上台下一次又一次,口裡說身體演繹有關陰道、陰核、高潮、性虐待、自慰、叫床、生育等等的話題,其震撼程度可想而知。

但不要誤會,這戲的主題和演員的演繹毫不帶色情成份。很喜歡劇本,她的主題嚴肅,看後我簡直覺得陰道是多麼的神聖!

戲是透過訪問超過二百位女性有關性、身體、陰道以及暴力的題目後,繼而從受訪者的真實經歷中取材編寫而成。雖說劇本所描述的是非洲、波斯尼亞、烏克蘭等地的婦女經驗,但因主題很有宇宙性 (有關於愛、性、生命等),很容易引起觀眾共鳴。

劇本提出了很值得深思的問題。從來陰道就是被塑造成污穢地方,是女性的禁地。奇妙的是,「她」既是女性快樂的泉源 (性高潮及快感就來自陰核 clitoris,那裡有8000 條神經線, 是男性陽具神經線的兩倍!),卻也可以是痛苦的深淵 (被私暴或性虐待,又或是從性愛中得不到快感的婦女,其深刻的痛苦可想而知 )。但最了不起的,「她」是「生死的關口,生命的通道」─ 無論你是男是女,在自然的定律下,是應從母體經陰道來到這世上 (剖腹產子當然另計)。是生是死,就繫於那一瞬間。

最尾那一幕戲,就是描述編劇在產房內目睹孫兒出生的過程:醫生、護士、丈夫和婆婆,一同監視著產婦最私密的地方。在那漲大了的通道內,慢慢鑽出混和了糞便血污胎水的嬰孩頭顱,然後是小手身軀... 生育過程裡產婦陰戶被撕裂再縫合,一切痛苦污穢羞恥,都突然變得神聖不可侵犯。陰道何其重要,女性多麼偉大。但是我們的社會,以至女性本身,又是否明白自己身體,以至自身的需要?

負責翻譯的文潔華和雷欣然在場刊裡的一段文字,說出了我看這戲的感覺:「這回陰道當上了主角,引起了翻譯者和演譯者對她的敬意。從來都是男人強調他們的性器官,甚至說陽具帶導著他們的行為,包括進攻、盡情發揮、傳播以及雄圖偉略。但陰道卻生產了忌諱、禁制、掩藏和監察,她連帶跟之同體的生殖系統也是個人身體甚至社會的問題範疇。如此便難免叫人反思陰道跟這個社會的資源分配、經濟結構和價值體系等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關係,陰道的主人又如何在這樣的社會裡學習自處?」(摘自《vv勿語》場刊)


三位演員演出很有水準。

很久沒有看羅冠蘭在舞台上的演出,喜歡她在《洪水泛濫》演繹一個七十多歲老婦壓抑自身性快感和對性充滿禁忌的那段獨白。她和與焦媛合演《我嘅陰道係我嘅村莊》那段,演繹在戰爭中被性虐待的婦女生不如死的痛苦 (對陰道的痛恨),也很有感染力。

焦媛這次演來揮洒自如,喜歡那段《可以嘅小雞雞》的故事。她演繹一個童年時曾被性侵犯,對陰道對性感到厭惡,後來藉著一個同性戀者溫柔的愛撫,從新拾回自信,和認知自身的需要。焦在這段一人演多角,在掌握角色的轉變上很有層次。

郭錦恩活脫是個大情大性的鬼婆。礙於語言關係 ,投入情感可能有些困難,我想若她演英文版可能會好些。她在《因為佢中意睇》(女人的男友喜歡看她的陰道,她卻從中得到性愛的快樂與滿足),和演繹「叫床聲」那場,最為動人。

我一邊看一邊有留意英文字幕,相信這次劇本翻譯很困難。英文原著裡有很多詞彙不容易以簡單的中文表達,我覺得仍有改善的地方。導演也把太多的元素放了進戲內 (如街頭訪問的錄像,現場演奏的音樂等等),現時出來的版本是輕鬆惹笑,也極盡視聽之娛。但我卻覺得原著希望帶出的命題,可能給過多的枝節淡化了。

伸延閱讀:【編劇 Eve Ensler 的劇本節錄】 (英文版) / 【VDAY 網頁】(關注女性暴力的世界性運動)

【《VV勿語》 焦媛實驗劇團  2.2.2007   7.30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

相片解說:(資料撮要自【柬埔寨:五月盛放】)

本想找一張類似陰道的相片 (看過戲才發現,生活中那麼多東西貌似陰道!),可是找了一會也找不著。靈機一觸,索性把早前外遊影下,這張陰道的「對口單位」 貼上。

這是「濕婆的林迦」。「濕婆」(Shiva) 是印度教裡的毀滅者,他掌握世界輪迴,是現代印度教裡最受崇拜的諸神之一。

話說濕婆的妻子死後,他鬱鬱寡歡,思憶成狂,行為瘋癲。但因濕婆的力量強大,一次赤身露體的在諸神前跳舞,卻吸引了諸神的妻子跟隨他。其他神仙不認得瘋了的濕婆,就聯合在一起對付他,令濕婆的林迦掉下,輸了的濕婆卻失了蹤。世界卻因而大亂 (太陽不給溫暖,靈火熄滅,星辰運行也亂了軌道),眾神仙才知道那瘋子就是濕婆。就把濕婆遺留下來的林迦膜拜。

膜拜了一年後,世界才回復正常。濕婆也再次出現,並解說原來當年的瘋癲是洗滴罪過的需要,也為了壓抑情欲和獲得更大的法力。從此以後,到處也就把林迦當做濕婆形像來頂禮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