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6日星期二

濕,好濕。




女人說:不會有第二次。

當你驚覺歲月不饒人,韶華逝去,開始無慾無求,覺得無論如何餘生也不會再遇上它,也不希望它再發生時,哈,它偏要發生。

當你以為自己非常幸福,理應心安理得感謝上蒼,無悔謝世之時,上天就要告訴你,喂喂,幸福不是必然的!

沒有嘗過那甜味,就不會覺得可惜。偏偏你就嘗過了,那種齒呷留香的感覺,歷久常新。

身不由己、心癢難騷、思潮起伏,欲拒還迎、銷魂蝕骨。

黃詠詩與陳敏兒的《女人濕地》,顧名思義,描述女人最私密的情慾,也道出了姊妹們身不由主地為愛犧牲的哀怨纏綿。生理構造使然,女人動情較男人難,這種「上又漏下又濕」的感覺,想不是動不動就可以「扯旗」的男性所能明白的吧?

戲運用空間、舞蹈、文字、燈光、投影、音樂、道具 (或是裝置?),呈現一幅又一幅美得動人的畫面,構成一段段充滿情感慾望的意象。

一字排開的衣服架子。裙子由最初有顏色逐漸變成全黑色 (哈,突然想到那句廣告對白:逐漸變黑又得),像隱喻女士的年華逝去...

一個一個的水桶。既是盛水的器皿又是牙齒的琺瑯質,當(感情的)創傷被刮到最深處,所有神經線都被刮走後,再來倒個模(大水桶) 蓋著傷處,扮成甚麼也沒有發生過,從此百毒不侵吧?那管你甜變酸啊...

電話鈴聲不絕於耳,心裡不住想:是否豁出去?欲拒還迎,既想要又不敢再試,因為明知那是沒有結果的...

夜裡,女人為年華老去而不安,小燈子照著那老去的面容身體,照不到的卻是那顆沒有著落的心...

女人把雙腳拼命擠進不合穿的鞋子,明知不合適還是要買,還不是因為那刻需要一雙鞋子吧了....

一直喜歡看舞劇,雖然有時未必能完全明白舞者想表達的意思,就是看到舞者優美的姿態,也是賞心悅目。今次陳以不同風格的音樂,配以不同的道具 (如水桶,燈),來營造氣氛和表達情感,有很多段 (包括上述的) 我也很喜歡,最深刻的是尾段《女人之死》:陳被包裹在長布條內舞動,繼而破繭而出,再配合錄像,令整個戲的意境提升。

黃詠詩的黑色幽默 (《陰蝨的水災》,《女人買鞋》和《阿婆濕地》就最抵死),與陳敏兒富美感又誘人的舞蹈 ,想不到擦出如斯漂亮的火花。在感震盪之餘,又不其然有點臉紅耳熱,感覺竟像與姊妹們分享秘密一般。

【《女人濕地》雙妹嘜舞蹈劇場/詩人黑盒  14.9.2008  3pm 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後記

和網友私下再談了一些感覺,貼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1.  我覺得女人被殺和中間的情節其實不是創作人最想大家知道的,只不過有個故事為主幹,可以令觀眾更容易去感受她們所想表達的東西而已。

2.  那種因為愛/性而帶來的快感,就像女人喜歡吃甜品,一試後很想有機會再嘗,卻又因為怕肥怕蛀牙 (如外在因素、婚姻壓力、道德枷鎖、不想再受感情傷害),而不敢再試。但那種心癢難騷,心思思籮籮攣感覺,是很難抗拒的。

3.  好的性就是上漏 (感動到眼濕濕) 下滲 (濕晒)。那感覺不一定有一個人在你面前,但通常會依附 (connect to) 某一個人,或者某一段感情,某一段回憶,但無論如何,一切源於愛,從愛而來,女人無愛,就不會動情,不會「濕晒」,所以歸根究底,是在說女人對那銷魂蝕骨,刻骨銘心的愛的渴求。所以我上面說的遇上「它」,是那種感覺,而不是遇上「他」。

4.  《男人與女人之性愛》。創作人說那場舞「只是一場自慰,連衣服也不用除,腦裡打飛機,女人只能這樣找尋快感...同時生了罪惡感...」。其實那場我看舞蹈時也感覺到是自慰,但見到場刊分場寫《男人與女人之性愛》, 我便以為是女人回億從前的片段。正是背夫想著他人的回憶,從而得到快感,所以有罪惡感,是因為心猿意馬,思想上的邪惡而帶來。 就是女人的情慾是被種種限制所壓抑。

5.   《阿婆濕地》那段,像是把女人為尋快樂 (感) 而死去的故事,與這兩個老而不死的阿婆作個對比。女人為愛犧牲了,她若不豁出去,最後可能就是與兩個阿婆同樣的結局:老了,孤單一人,下面再不會濕,只能重覆著回味那些自以為很幸福的事情。

(updated 26/9) 其他觀眾分享:無聊舞娘開blog 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