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種特別的繪畫技巧,秀拉每一幅作品都花上了不少心思時間,戲介紹了秀拉那份藝術家的堅持和獨有的藝術創作理論,藝術怎樣反影人生的情感和生活的細節,也藉此比對現代人對「藝術」追求的態度:贊助人實際的名利考慮、藝評人的勢利吹捧、觀眾的消費心態、友儕間的批評,怎樣在當中取得平衡,怎樣追求藝術之路,值得深意思。
這實在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畫家的故事,第二幕更能帶出做創作人的困惑。看場刊介紹原作曲史提芬‧桑咸 Stephen Sondheim 嘗試以音樂創作來反映畫家秀拉繪畫技巧的特色,因此音樂歌詞的輕快密集是其他音樂劇少有。翻譯成中文的歌詞便很考演員、編曲、填詞的功夫。
在佩服劇場空間各人的努力之餘,卻感到這戲是很難討好觀眾。
當中的困難是在於翻譯方面。這戲很大程度是要在歌詞中讓觀眾感受劇中人的情感和交代一些情節,可是密集的歌詞基本上令觀眾很難在歌曲中了解故事,若是能把歌詞打出,可能會有一點幫助。
翻譯歌詞實在很不容易,怎麼在口語化的廣東話和白話文之間取得平衡,而又兼顧到劇情和時代背景的需要,是創作人的取捨。今次卻令我感到有點無所適從。
舉例說,戲上半場是說1884年的法國巴黎,不知原劇的英文是怎樣,但中文的歌詞卻有不少口語化的廣東話,感覺是有點怪怪的 (可能白話會好一點?),估計原文的英文歌詞可以能是一些重覆而無意義的字,但是以廣東話來表達,意義就很不同。翻看場刊,其中一句以「點」字音來唱的,就翻譯成「店惦掂黏簾念點點點.....(重覆)」,「看」歌詞就覺得別緻,但現場聽起來,是分不出當中不同音節的分別,也不能明白所表達的意思。
導演的手法是較傳統,例如很多時候是主角們站著對唱,當觀眾聽不清楚歌詞,演員在台上又沒有行動,場面變得有點沉悶。
我想,既然這戲的音樂和語言上不容易處理,或許可以考慮放下音樂劇的包袱,以劇場空間最拿手的正劇來處理,可能感染力更大。或者有人會說這與戲所傳遞有關藝術堅持的理念便背道而馳,我卻覺得若能在適當的改動下也讓觀眾感到戲的訊息與美感,也無不可。
無論如何,能介紹這位偉大的畫家給觀眾認識,是一件美事。
【《點點隔世情》 劇場空間 22.9.2007 3pm 香港大會堂劇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