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9日星期四

阿詩的家庭三部曲 (下)


【接上文《阿詩的家庭三部曲(上)》,見下面引用的網誌】

「香港話劇團」的《娛樂大坑之大娛樂坑》

說過父母妹妹,阿詩的第三部曲說到自身和朋友。

戲的內容說主角阿紀獨居大坑,自小沒有父親的她,一生想追尋一個安穩的家。可是,外籍丈夫與她相處不來離她而去,不太親厚的母親又遇車禍喪生,相識多年有家室兒子的情人與她打得火熱卻沒打算與她有長遠的關係。

阿紀有一大班朋友,但各人都面對困境:惠姐婚姻失敗,Dicky 生活勞碌,Ken的同性戀傾向不為家人接受,Sophie 的不合群,詠儀未婚懷孕愛人不知所縱...。他/她們都同樣面對因困境所帶來的孤獨壓迫感,但怎去面對這個寂寞的處境就各有不同的選擇:有人選擇消極地逃避 (如阿紀),有人選擇努力地積極面對 (如詠儀),有人選擇樂天知命 (如阿紀媽媽),有人嬉皮笑臉地掩飾感受 (如 Ken)。可是不論是誰, 都是希望能獲得別人的體諒了解,希望能有人明白自己關心自己。

有人說這戲是反影社會上年輕一代的狀況,我卻覺得這是現今社會上的普遍現象─身邊雖然有一大堆人 (包括親人/朋友/情人等),卻是連說句真心話的對象也無一人。有事若對平常玩慣開心慣的朋友訴苦驚嚇怕對方,又擔心對方不能明白自身的感受。而更多時候,就是想說也不知從何說起,久而久之就把說話留在心中。當心中那種無奈無助與孤獨的感覺漸漸擴大並至吞噬自己時,感覺就像身處谷底,似乎任何人也幫不了。戲中的阿紀,就因而走上自殺之路。

戲裡很多片段都很喜歡,開首時媽媽樂觀幽默的獨白、咖啡(小貓) 的死去、Sophie 與媽媽在靈堂看著眾生相 (我就真的想過死後若能在靈堂看著有誰出現也挺好玩)、落狗屎(大雨)令阿紀更感無助、在廁所內與前夫的通話,以及最後阿紀夢會爸媽... 其實有很多段我都很喜歡。

有很多令人再三回味的台詞,如詠儀說阿紀和朋友們「自己唔開心就要破壞」(是一種很實在的發洩);媽媽表演她怎麼死法後一邊抹地上血蹟一邊說「灘血好難抹得甩」(真精警,親情就像血漬,怎樣也抹不掉);Dicky 問阿紀的鬼佬丈夫對她媽媽過身的反應時阿紀無奈地說鬼佬只有句「I am so sorry」(很空洞無意義的安慰說話);還有阿紀夢會媽媽時問她的那句「媽媽你痛嗎?」然後媽媽微笑把阿紀抱入懷中 ( 就是這般,親情就是不用多說,一個抱抱,已經明白對方的心意,看到這裡我流淚了)。阿詩運用文字的技巧,實在很出色。

可幸戲的末段還是叫人有希望的。這種孤獨,卻可以用愛和親情來化解,雖然她「好似風一樣,睇唔到,摸唔到,但係你感覺到佢來來去去」,她能將一切滋潤或毀滅,足以影響一生。

其實很多事情,就是在乎你從甚麼角度看,怎樣去感受生命。詠儀與媽媽這兩個角色就帶出了不同的觀點與角度。從阿紀的角度看,母親不知為何要生了她,但從母親的角度看,「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戀愛結果」,「大爆炸後的愛情結晶」,媽媽對這件往事是依戀的,是開心的。

詠儀的情況其實不太好,她未婚懷孕,但沒有不開心怨天怨地,還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時常執屋,遇事鎮定,清楚明白新生命即降臨將帶給她甚麼。試想,這可能就是阿紀媽媽當年未婚產女的情況。戲還讓阿紀感受一次媽媽生產的經歷 (阿紀也是在中秋節生日),從而啟發她笑著面對新生的嬰兒和未知的將來,這個安排實在妙絕。

看得出導演也投放了不少心機在這戲上,很多場也是經過精心處理 (或是編劇已經在劇本內有所指示?) ,比如說歌曲的選取 (如葡萄成熟時) 就與情節很吻合,讓耳熟能詳的歌曲帶起觀眾的情緒。

演員方面,黃慧慈演得很好,當面對一件又一件令人失望的事,她時常透著大氣,有口難言,就讓我感受到那種壓迫感。彭杏英與高瀚文鬼馬的演繹和劇本上給與角色的「生氣」 (真吊詭,明明是說媽媽是死了的鬼魂,但她卻最能給我活著的感覺),令我不其然很想她這隻鬼魂多點出現,來破解這個「廢界」裡的孤寂。

之前看過這戲的圍讀版本,與現時的演出版本沒有大的改動,只是「聽」和「看」演出是很不同的一回事。現時香港話劇團的演員已經演得不錯。可是,我還是邊看邊想像若能有圍讀時的那個班底 (梁祖堯湯駿業邵美君、姚潤敏、吳劍菲) 的演出,感受又會如何?

有點好奇,看阿詩的blog 說這戲原先希望是有三四小時的篇幅,但因為遷就黑盒劇場的關係,只寫了個兩小時的版本。在我看來,現在的劇本已很完整。很有興趣知道若果是一個三小時創作會是何模樣?還有甚麼情節編劇會想寫進劇本內?

【《白老鼠靚靚和大配角思思的家庭糾紛》 新域劇團「新劇煉獄計劃」  26.9.2002   8pm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一粒金》 新域劇團  30.4.2006 3pm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娛樂大坑之大娛樂坑》 香港話劇團   5.4.2007   2.45pm   香港話劇團上環文娛中心八樓】

http://ilove-theatre.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_18.html

沒有留言: